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07日07时32分21秒 480 0

蚂蚁是我们大家所熟知的一种生物,看起来渺小平凡的一只蚂蚁却蕴藏着无穷的能量。蚂蚁这个种群具有高度社会化特征,它们分工明确。

每只蚂蚁都坚守忙碌在自己的岗位上,为族群的延续创造价值,共同打造着兴盛繁荣的“蚂蚁王国”。因此,蚂蚁往往又象征着勤劳和智慧。

其中,让蚂蚁生生不息的庇护所,正是它们亲手筑造的巢穴-蚁巢。这些蚂蚁巢穴甚至藏有许多“机关”,且道路四通八达,分布合理,功能分区应有尽有,甚至比人类居所还要“豪华”,简直堪比地下宫殿。

所以,在盖房子这件事情上,人类还真得学学蚂蚁。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1张图片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蚂蚁的巢穴,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

蚂蚁

我们先来看看蚂蚁这种似乎平平无奇的生物,究竟是怎么做到如此高度的社会化特征和与生俱来的建筑智慧。

蚂蚁体型小,构造简单,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由六条腿来支撑行动,一般只有2毫米-6毫米。蚂蚁的卵呈乳白色不规则椭圆,约零点五毫米长;卵孵化后呈蠕虫的幼虫时期,为半透明状;在成虫后,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蚂蚁外形了。

蚂蚁在全球分布范围都很广泛,生命力极强,是地球上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类昆虫,其数量占地球动物总数的四分之一。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2张图片

由于蚂蚁体型娇小,个体抵抗自然环境威胁的能力较弱,所以常常需要借助团体的力量齐心协力渡过难关,才能适应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条件。

所以,在团队协作的生存需求之下,蚂蚁演化出了复杂的社会性,具有明确的劳动分工。

在蚂蚁社会里,主要以母系社会为主要形态,但阶级分工也很简单粗暴,通常只有蚁后和工蚁两个等级。

蚁后负责生育产卵,通常由族群体型最大,生殖器官最为发达的雌蚁来担任,但蚁后没有掌控蚁群的权力,只是躺平产卵等待投喂即可。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3张图片

而工蚁的分工则更为详细复杂,一些具有生殖能力的雌性作为“公主”一般的存在,在交配成功后也会成为新的蚁后;而那些雄蚁则是所谓的“王子”,它们的主要职能就是与蚁后交配,不过不幸的是,这些雄蚁在与蚁后交配成功后,就会很快死亡。

不过那些没有发育出生育功能的雌性便成为工蚁。它们虽然体型小,但是数量多,上颚和足部都很发达,善于奔走,我们平时在生活之中见到的蚂蚁基本上都属于工蚁这个职能的蚂蚁。

工蚁的主要职能是扩建巢穴和采集食物,以及喂养幼虫和蚁后。同时,为了使得蚁群能够有充足的食物来囤积脂肪进行无进食冬眠,以抵御物资匮乏的寒冬,工蚁始终都在不停地寻找食物。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4张图片

而兵蚁则是以没有生殖能力但个头出奇大的雌蚁组成,它们通常上颚十分发达,是上乘的战斗武器,可以用来抵御外敌;除此之外,它们还负责切割食物,搬运粮食。

据研究表明,一只成年蚂蚁可以举起超过自身重量四百倍的物体,拖运比自身重一千七百倍的物体。

而蚂蚁会分泌一种酸性的信息素,来传递信息,标记信号,这些大大方便了族群之间的交流协作。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5张图片

蚂蚁巢穴

我们普通人类居住场所无非也就客厅,餐厅,卧室,厨房,厕所,但这比起小小蚂蚁的建筑居所来说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在蚂蚁的居所内,许多暗藏的“机关”中运用的智慧也不容人类小觑。

构造功能

大部分蚂蚁巢穴都是建造在地底,一些腐烂的朽木也是它们的选择之一。

通常情况下,它们会优先选择比较安全,水分适中的土壤环境,是一种垂直向下的立体构造。通常情况下,蚂蚁的巢穴通常由蚁道和蚁室组成,并设置有不同的出入口。

有些品种的蚂蚁会在出入口设置一个用唾液粘合土砾细沙捏成的筒状物,能够保护出入口免受敌人袭击,也能够防止地面雨水灌进巢穴。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6张图片

深入巢穴内部,会发现这座“地下宫殿”四通八达,道路纵横交织,结构复杂但井然有序,不仅如此,这座地下宫殿还会随着蚂蚁族群的不断增加而持续扩建,蚂蚁们可以随着自己修建的街道去往不同的功能场所。

从功能分类上看,这些蚁室功能主要分为食物储存室、幼虫哺育室、卵室、蛹室、蚁后居住的王室、休息室、垃圾场。除此之外,食物储存室也根据食物种类的不同对食物储藏进行严格分类。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7张图片

在王室之中,蚁后负责和雄蚁交配产卵,繁衍族群;而成熟的工蚁则负责侍奉蚁后,并将产出的卵运往孵化室进行孵化和照顾,担任一个“育婴师”的职责,通过不断分泌唾液来保持卵的湿润,以达到成功孵化蚁卵的目的。

在幼虫孵化后,工蚁又会将幼虫移入专门的幼虫哺育室,并在食物储存室和育婴室之间来回转折,给幼虫哺育食物,直到它们茁壮成长。

而那些经验丰富的工蚁所干的事情也就更多,它们除了要扩建巢穴,还要外出寻找食物,搬运食物,并将食物严格分类放在不同的食物储藏室里。

同时,也会及时清理巢穴之中死亡的蚂蚁(比如牺牲率最大的雄蚁),将它们的尸体搬运进巢穴的垃圾场里,除了尸体,一些腐烂的食物残渣和粪便也会被工蚁搬运到垃圾场内,以保持巢穴的干净整洁。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8张图片

有的科学家在观察蚂蚁的过程中会发现,这些蚂蚁会有“开会”的行为,这个开会行为通常在类似于“广场”的公共活动区内进行,所有蚂蚁会围成圈状,头部向内进行交流。

在这圈蚂蚁的外部,还有一群头部向外的兵蚁,时刻警惕危险的来袭,保持会议的照常进行。

除此之外,蚂蚁也不是二十四小时轮轴转的工作机器,它们也需要休息和睡眠。休息室和活动室就为这些辛勤工作的蚂蚁提供庇护所。

在这里,蚂蚁们可以得到暂时的休整和调息,它们可以睡觉,也可以互相清理身体以放松情绪,培养感情。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9张图片

排水通风

除了分类详尽的功能室,工蚁们在建造蚁巢时,还会注意巢穴的通风排水措施和坚固程度。为此,蚂蚁设置了许许多多的“机关”和心思。

虽然巢穴的出入口设置有防水筒的措施,但是当水量过大,涌入巢穴时,工蚁们就会立刻警惕起来,搬运土砾碎屑来堵水吸水,在渗水结束后,工蚁还会把这些“粘合剂”的土砾碎屑搬走,以维持巢穴内部构造的平整稳定和美观。

如果水渗入巢穴内部,不好挽救,工蚁便会开始对蚁后卵茧和食物展开保护,将卵茧物资往高处搬离,以保证族群的生存发展。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10张图片

那么,有的蚁群甚至会建造出深达三米的地宫,蚂蚁巢穴室道分布又如此错综复杂,通风岂不是很成问题?

蚂蚁自然也会将其考虑在建造问题之内,他们在不同出入口之间也往往会呈U型建造,便于空气流通。同时,出入口的筒状物除了防水,也能因伯努利效应加速空气流动的速度,形成吹进巢穴的气流,保证巢穴的正常通风。

所以,蚂蚁真是天生的建筑大师,这些建筑天分都是刻在蚂蚁团队协作的基因里,代代延续传袭。在强大的“地下宫殿”的支撑和运作之下,蚂蚁这个族群的繁衍生息逐渐扩大,遍布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之中。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11张图片

人类建筑应该学学蚂蚁

蚂蚁在建筑领域如此有天赋,我们人类在盖房子方面,还真得学学蚂蚁。

目前对于人类,蚂蚁其实就像一个微缩版的人类社会,有分工协作,也有功能场所,在种族个体的运作下维持社会的正常运作。但是,由于人类意识的崛起,人类的“私有化”和“隐私感”要区别于蚂蚁社会和族群,因此并不像蚂蚁那么“大公无私”和“舍己为人”。

这些人类独立意识崛起带来的私有化意识虽然也为人类带来更多的财富和资源,但也从某些程度上剥削了一部分人类的资源和利益。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12张图片

放在建筑上,其实同理。在人类社会,贫富分化严重,阶级差异巨大,有人住三层海景别墅,坐拥百万亩田地;有人却蜗居在十几平米的房间里,连厨卫都要与人共享。

从社会学衍生到建筑学,其实,如果人类对蚂蚁取长补短,在发挥各自优势特长的情况下能够做到平等享受资源,那么,人人都能建造自己的“理想国”。

就像蚂蚁那样可以不受限制自由选择居所的大小形式和装修,也能更加详细地划分住所区域和公共场所的职能,人人都能安得其所。

而这也许就是马克思社会主义奋斗的终极目标,只可惜,这样的愿景对于目前人类的思想觉悟来说还有很大距离。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13张图片

单从目前现实情况来说,人类居所也可以学一学蚂蚁巢穴的独特通风结构,U字型结构和出入口的“管道”这对于一些干旱炎热地区,需要居住在“地窖”来降温的居民来说是个不错的建筑灵感来源。

而“烟囱”也许就是蚂蚁巢穴通风结构在人类社会之中的应用模型之一。

总结

所以,蚂蚁这个神奇的高度社会分工化的种族,也给了我们人类无数的想象空间,许多人甚至认为,除了人类,蚂蚁将可能会是地球的下一任霸主,可见蚂蚁社会集成化的神奇之处,蚂蚁离人类,也许只差一个进化。

蚂蚁的外形特点和生活特征(蚂蚁长相习性和生活环境介绍)-第14张图片

对于蚂蚁的智慧成果-蚁穴,我们人类也要及时模仿学习,汲取蚁穴的优点用以改良人类自身的居所。除了蚂蚁,我们人类也在不断学习其它动物的建筑能力。

近几年来,“仿生建筑”逐渐受到建筑设计师的青睐,北京“鸟巢”就是仿生建筑的一个代表作品,相信随着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不断发展,我们的住所也能得到改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