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的春秋三传是指的哪三传(春秋三传基本内容介绍)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30日06时57分31秒 731 0

01、《春秋》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历十二代君主,涉及本国及其他诸侯国发生的重大事件。相传是由孔子根据鲁国史官记述而整理修订的一部儒家经典。

它被列为“五经”之一,记录着传统历史早年的智慧。

这本书总共不到两万字,却讲了242年的历史,高密度的概括能力,让无数文人学子读起来抓耳挠腮,鉴于这种问题,

于是便有了“经”和“传”的说法。

儒家最重要的典籍,叫作“经”,比如《春秋》就被列为“五经”之一。

解释经的著作,则叫作“传”或者“传记”。如《春秋》是“经”,有《公羊传》《穀梁传》《左传》三传为其作以解释。

下面我们就说说为《春秋》做注解的“三传”。

常说的春秋三传是指的哪三传(春秋三传基本内容介绍)-第1张图片

02、《左传》是反映春秋时期社会风貌的一部百科全书。

前面我们已经说了,由于《春秋》的内容过于简短,行文过于枯燥,所以便有了“三传”。

《左传》就是这样的一本书,它的诞生,有力地补充了鲁国《春秋》的历史背景,使《春秋》成为一部名副其实的春秋史。

《左传》一改《春秋》死板的流水账式的记史风格,采用更生动、更系统、全盘性考虑事件逻辑的编纂方法,给后代记事体史书提供了可参考的样板。《史记》《资治通鉴》等经典的诞生都是受了它的影响。

这本书,以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等霸主争霸事件贯穿历史,善于描写战争,生动反映了当时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所以它的受众一般都是武将。

据说关羽特别爱看《左传》,作品《江表传》说:“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

后世歌颂关羽最有名的一副对联,上联是“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赤面、赤心、赤兔都好理解,赤帝就是皇帝。后人皆说,关羽爱读《左传》,其实就是对皇帝表忠心。

常说的春秋三传是指的哪三传(春秋三传基本内容介绍)-第2张图片

03、《公羊传》包括三部分内容,即义理、条例与礼制,这也是古代学者学习此书的三条途径。

一般来说,义理最容易掌握,一般的《公羊传》研究者多从此入手,但若停留于此,只不过是跨过了半个门槛,尚未进入《公羊传》的基本入门之槛。

礼制则更难,因为名物典章之学素来繁琐,尤其需要对《仪礼》《礼记》等相关内容有相当功底,如此触类旁通其他的“四经”,方能学有所成。

至于条例,则涉及圣人作《春秋》那些最精妙的书法,通常古人讲的“微言”就是这个层面的东西。

《公羊传》弘扬“大一统”政治思想,“大一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政治智慧与历史信仰。

常说的春秋三传是指的哪三传(春秋三传基本内容介绍)-第3张图片

04、公羊学、穀梁学都是政治哲学。

《公羊传》强调宗法和政治的严肃性,《穀梁传》则十分重视礼制的教育。

《穀梁传》与《公羊传》都是解释《春秋》的,但大意却有所不同,《穀梁传》更注重传扬经的意义,行文有些拘谨。但在解释经文之间又充实很多小故事,简朴清新、委婉有致。

比如在解释《春秋》时,《公羊传》说“立適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强调封建等级制度的秩序。而《穀梁传》则着重礼制教育,宣扬“孝子扬父之美,不扬父子恶。”

再如解释《春秋》齐侯送姜氏于灌,《穀梁传》说:“礼,送女,父不下堂,母不出祭门,诸母兄弟,不出阙门”。认为齐侯送女过境是一种非礼的行为。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穀梁传》反复宣扬古代“礼”的重要性,对非礼行为进行严加批评、指责。

《穀梁传》在思想上,认为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夫妇之间,都要遵循相关的礼仪规定,只要有越界,都属非礼的行为。

常说的春秋三传是指的哪三传(春秋三传基本内容介绍)-第4张图片

05、就历史上《春秋》学的传承来看,三传的先后顺序,应该是《公羊》形成最早,《穀梁》次之,而《左传》最晚。

从正常人类的阅读体验说,喜欢听故事、讲段子的人肯定喜欢看《左传》,对于偏哲学的人来说。《公羊传》《穀梁传》会更有研究意义。

由于师传不同,《穀梁传》所解释的道理与《公羊传》略有出入,但在曲解经文意义上,二者倒是不谋而合。

很多人都说“春秋三传”太深奥,不常用,所以一般也记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