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是贾母的什么人(林黛玉是不是贾母的亲孙女)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21日19时29分27秒 192 0

林黛玉进贾府,表现得小心翼翼,书中说她“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

林黛玉进的贾府,是外祖母家,贾府的老祖宗贾母是林黛玉的嫡亲外祖母。

林黛玉是贾母的什么人(林黛玉是不是贾母的亲孙女)-第1张图片

外祖母,南方人称为外婆,北方人称为姥姥,通常来说,外婆或姥姥与外孙外孙女的关系,比奶奶与孙子孙女的关系更为亲密,因为疼爱多于训斥。

所以,在绝大多数人的心里,外婆或姥姥都是特别温暖的记忆。

虽说黛玉从未见过外祖母,没有建立感情,但有母亲这层关系在,再加上天生的血缘,林黛玉有必要这么小心翼翼吗?

没错,林黛玉的这种表现太过反常,而出现这种反常的原因,就是因为她深受母亲贾敏的影响,深知外祖母家重礼轻情,亲情淡薄却特别注重礼数。

所以她“生恐被人耻笑了她去”,担心丢了林家“书香之族”的脸面。

在贾敏的成长记忆里,没有温暖的亲情,只有宏大的排场。

林黛玉进贾府才六岁,这么小的孩子,一直在母亲身边,受母亲的影响最深。远嫁的女儿,没有机会回娘家,只能思念,并跟女儿聊聊娘家的情况。

从黛玉进贾府时的心理活动来看,在贾敏的心里,关于娘家的记忆,没有温暖的亲情,只有宏大的排场。

我们先来看书中的原文:“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她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

“常听得母亲说过”,说明不止说一次两次,而是经常说。母亲跟幼女说娘家,经常说的话题,从情理上来讲,应该是有哪些好玩的人和事,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比如贾母在螃蟹宴那一回,就无意中说起自己小时候失脚掉到水里,“几乎没淹死,好容易救了上来,到底被那木钉把头碰破了”。当时虽然惊险,但过后再说,就成了趣事。

林黛玉是贾母的什么人(林黛玉是不是贾母的亲孙女)-第2张图片

但是,贾敏常跟女儿说起的,却是娘家的排场。正是这些关于排场的话题影响了黛玉,黛玉才会留心观察。

结果发现外祖母家的排场超出了她的想象,“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已是不凡了”。

有理由相信,贾敏经常提起娘家的排场,不是为了炫耀,因为炫耀的同时就是对婆家的打压,那她就和王熙凤没区别了。

所以,她经常提起娘家的排场,只是因为,这是她记忆最深刻的。

当然,这些排场里,除了奢华,还有不可行差踏错的规矩礼仪。

正是贾敏的长期灌输带给黛玉的影响,才使得黛玉对外祖母家怀着畏惧心理,生怕做错说错,所以“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

以“诗礼传家”的贾府,过分注重礼节,导致礼大于情,亲情淡薄。

贾府以“诗礼传家”,尤其注重礼节。不难发现,贾宝玉虽然“顽劣异常”,但他在待人接物方面,完全是世家公子的风范,一点也不乱来。

但是,凡事过犹不及,贾府在传承的过程中,对礼节的注重,到了过分的程度,于是导致了礼大于情、亲情淡薄。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贾母与贾政互猜灯谜的过程。

林黛玉是贾母的什么人(林黛玉是不是贾母的亲孙女)-第3张图片

猜灯谜本属于元宵节的娱乐活动,元宵节则是团圆的节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说说笑笑,有利于营造温暖的家庭氛围。

贾府的元宵节猜灯谜活动发生在元宵节后,只因元春从宫里送出来一个灯谜给弟弟妹妹们猜,引发了大家的兴致,于是贾母领着孩子们娱乐起来。

贾政知道后,“晚上也来承欢取乐”。三代同堂,本应是非常欢乐的场面,但事实正好相反,不但孩子们都拘束起来,而且贾母和贾政母子的互动太过官方,比客人还多礼。

看看贾政对贾母说的话:“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来入会。何疼孙子、孙女之心,便不略赐以儿子半点?”像不像写文章或对上级说的场面话?

当贾母在宝玉传话式的帮助下猜出了贾政的谜,贾政的回应是“快把贺彩送上来”。

这完全不是母子私下互动该有的表现,更像是官方严肃的集体活动,形式大于内容。

林黛玉是贾母的什么人(林黛玉是不是贾母的亲孙女)-第4张图片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贾政的问题,如果贾政不在,贾母和孩子们的娱乐氛围还是很好的。

看起来是这样,实际上,贾政不在的场合,真正能放下包袱全心娱乐的只有贾母和宝玉。其他人并不喜欢被贾母硬拉到一起赶热闹。

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贾母其实并不擅长表达爱,或者她心中根本没有对子孙们的爱,因为她表达爱的方式就是送东西。

也就是说,贾母与儿孙们的互动,没有心与心的交流,只有长幼尊卑。孩子们哄贾母开心了,贾母就给予物质奖励。或者她自己心情好,想赐谁东西就赐谁东西,从吃的到穿的再到玩的。

于是,在贾府,物质便代替了亲情。

贾敏是贾府第三代的嫡小姐,她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更是贾府的鼎盛时期,物质上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宏大排场。

所以王夫人说“如今林妹妹的母亲,未出阁时,是何等的娇生惯养,是何等的金尊玉贵,那才像个千金小姐的体统”。

“千金小姐的体统”,体统最重要,排场最重要,因为要符合国公府的身份,是要给外人看的。

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本性的质朴胜过了外在的形式,就会变得粗野。

反过来,外在的形式胜过了本性的质朴,就会变得虚浮,只有半文半质,保持平衡的状态,既不失本性的质朴,又注重外在的礼节规矩,才能成为具备诗礼的君子。

亲情是本性,人的天性就是要在亲人面前卸下盔甲,放飞自我,就像宝玉“一头滚在王夫人怀里,王夫人便用手满身满脸摩挲抚弄他”。

如果亲人之间太过注重礼节,就会让亲情日渐淡漠,最终产生隔阂,越走越远。

林黛玉是贾母的什么人(林黛玉是不是贾母的亲孙女)-第5张图片

看看贾府的称呼,宝玉称贾母为“老太太”,称贾政为“老爷”,称王夫人为“太太”,完全没有宝钗叫薛姨妈为“妈妈”的亲昵感。

所以,探春感叹,“我说倒不如小人家人少,虽然寒素些,倒是欢天喜地,大家快乐。

我们这样人家,外头看着我们不知千金万金小姐,何等快乐,殊不知我们这里说不出来的烦恼,更厉害”。

千金小姐看着好,衣食无忧,生活富足,却不知她们缺乏的正是小门小户的亲情互动。

正是因为缺乏亲情互动,二小姐迎春有奶奶,有爹,有后妈,有哥哥,有嫂子,但彼此之间从无互动。迎春得不到来自亲人的爱和关怀,导致她活成了一个麻木不仁的木头人。

四小姐惜春的“心冷口冷,心狠意狠”,也是缺乏亲人的关爱造成的。

三小姐探春看似好一点,其实也是因为她善于自我温暖,并不是得到的爱多一点。

孤身投奔贾府的黛玉就更不用说了,本该和她最亲密的外祖母,从未关心过她的喜怒哀乐,只是给人给钱给待遇。所以黛玉把宝玉当成救命稻草,而且患得患失,生怕失去这唯一的依靠。

林黛玉是贾母的什么人(林黛玉是不是贾母的亲孙女)-第6张图片

可想而知,当初贾敏的处境比三春好不到哪儿去。得到的物质越多,失去的亲情也就越多。

当亲情完全被物质取代,就算是亲女儿回娘家,都得战战兢兢,生怕行差踏错,何况是隔了一层的外孙女呢?

所以说,贾敏也是个薄命人,虽然“娇生惯养、金娇玉贵”,但一直活在爱的荒漠里。她用自己在娘家的感受,深深影响着黛玉,使得孤身进贾府的黛玉表现得小心翼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