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意义(尼克松访华对中美的影响和作用)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18日06时54分13秒 1137 0

1972年2月21日上午11点30分,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来到北京机场,中美关系实现了时隔25年的破冰。

之后,尼克松便开始了一周的访华行程,并有人称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还有人说这是20世纪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互赠国礼引波折

对于访华的国礼准备,尼克松也是颇费心思。在他访华前,就已派国务卿基辛格前往中国打前站,并将月球上取来的泥土作为国礼送给中国。

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意义(尼克松访华对中美的影响和作用)-第1张图片

▲毛主席与尼克松

对于这件礼物,在美国人看来是相当的自豪和骄傲,也有炫耀之意,但中国人却似乎并没有当回事。

接着,尼克松访华时,又带来了三件国礼。

国礼一:日本邮轮“阿波丸”号沉没的详细经纬度图和船上的珍宝清单。有史料显示,这艘邮轮上的珍宝都是日本从中国以及东南亚各国掠夺来的,预估黄金有40吨,价值50亿美元,还有各种珍贵文物,据说“北京人头盖骨”也在这批珍宝中。

国礼二:一对麝香牛角。

国礼三:两颗加州杉树。

表面看,这三件国礼表达了美国合作的诚意,可实际上并无多大的价值,也只能算是一种国际间的礼节交往吧。不过,相对国礼,尼克松访华的意义却是相当的重大。

同时,尼克松还以私人名义精心准备了四件礼物。

即:瓷制天鹅、水晶玻璃花瓶、尼克松本人的名片以及一只高脚杯,每一件都很精美,打算送给毛主席。

可见,尼克松对这次访华,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然而,让人尴尬的是,那只瓷制天鹅上第5根羽毛在运输途中居然不小心给撞断了。

于是,尼克松只好一边表达歉意,一边尴尬地将用胶水粘上羽毛的瓷制天鹅送给毛主席。

但是,毛主席却一语双关地安慰道:“中美关系不是也让你给接上了吗?”

这一句睿智幽默的话,瞬间化解了这一尴尬的局面。

随后,礼尚往来,中国自然也要送上回礼。

当时,毛主席私人回礼了4两“大红袍”。可是,尼克松看着手里的4两“东方树叶”,神情甚是不以为然。

然而,尼克松面部的这一变化,又怎么能够逃过世界外交领域顶级专家周总理的火眼金晴呢。

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意义(尼克松访华对中美的影响和作用)-第2张图片

▲周总理与尼克松

周总理微微一笑,对尼克松说:千万不要小看这区区4两茶叶,那可是主席送你的“半壁江山”!

尼克松摇摇头,认为周总理是在夸大其辞。

于是,周总理又说,这“大红袍”非比寻常,属于稀世珍品,母树存世不过3株,年产量之少可想而知。即便是毛主席,也不过仅有区区8两而已。

作为回礼,毛主席硬是拿出了其中的4两,这还不算“半壁江山”吗?

这下,尼克松才明白过来,毛主席这份回礼的份量之重,并当即表示,回去后定会细细品尝。

讨要墨宝引玄机

“断羽天鹅”和“大红袍”两个小小波折过后,尼克松特意向毛主席讨要一份墨宝。

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意义(尼克松访华对中美的影响和作用)-第3张图片

▲瓷制天鹅

其实,在此之前,毛主席墨宝赠友人的事迹,也并不鲜见,这可能也是尼克松想要讨要墨宝的一个原因吧。

1961年9月,毛主席畅游长江后,就曾赠送再次来访的英国元帅蒙哥马利一副《水调歌头—游泳》的墨宝,令其颇感意外和惊喜。

1961年10月7日,毛泽东在中南海勤政殿会见日本客人,书写一首鲁迅的诗作,赠给黑田寿男、三岛一、安斋库治、西园寺公一等24位日本客人。

1962年9月18日,毛泽东书为日本工人朋友的题词:“只要认真做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日本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日本革命的胜利就是毫无疑问的。”

1963年10月7日,毛泽东书录曹操的《龟虽寿》赠给日本友人石桥湛山。

还有一次,日中友好军人会干事代表远藤三郎(曾两次见到毛泽东)送给毛泽东一把祖上传下来的日本刀,毛泽东以一件自己的书法作品和一幅齐白石的水墨画回赠远藤三郎。

所以,尼克松对于毛主席的墨宝也是满怀期待。

面对尼克松的坦率,毛主席更是毫不犹豫,当即挥毫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写下十二个龙飞凤舞的遒劲草书: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马观花!

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意义(尼克松访华对中美的影响和作用)-第4张图片

▲毛主席赠尼克松的十二字墨宝

看着这十二字墨宝,尼克松和身边的陪同人员,却都是一头雾水,感到充满玄机,只好带着疑惑和欣喜,打算带回国后细细研究。

十二字墨宝或成千古之谜

面对这三个普通费解的成语,尼克松回到美国后,立即请来“中国通”——罗斯·特里尔,向他请教这十二字墨宝的意思。

特里尔曾以《毛泽东传》、《毛泽东的后半生》等作品而风靡全球,他也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和“中国问题专家”费孝清的高徒。

尼克松访华的历史意义(尼克松访华对中美的影响和作用)-第5张图片

▲毛主席赠英国元帅蒙哥马利的《水调歌头—游泳》墨宝

当时,特里尔看了毛主席的这十二字墨宝后,给出了这样的见解:

老叟坐凳:想当初,新中国刚刚成立,面对气势汹汹来犯的美国,毛主席就能说出“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样自信的话。

所以,他认为这个成语应该是毛主席在暗指美国,认为美国已是垂垂老矣,却依然狂妄自大,坐在凳子上睥睨世界。

殊不知世界发展一日千里,存在着日新月异的变化。美国盲目乐观,恐有落伍之嫌。

嫦娥奔月:他考虑到当时中国已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所以,他认为毛主席是在以此表明,中国的科技已有长足进步,登月对中国人来说并不只是美好的梦想,也许不将的将来就能做到。

走马观花:毛主席这是在告诫尼克松,此行虽是精心准备。

却难免行色匆匆,浮光掠影,可能效果并不明显。若是想真正了解中国,必须要有长期下功夫的思想,以及频繁的交往互访。

对于特里尔的解释,虽然尼克松表示认可。但是,毛主席在武汉接见军队干部时,对此却另有表态:“尼克松没弄懂我写的意思。”

也就是说,特里尔的见解并不正确。

后来,虽然尼克松一直都在苦思冥想。

直到卸任总统,也未能悟透其中玄机。加之,毛主席对此一直都没有进行过解释,所以这“十二字墨宝”也就成了一个不解之谜,甚至会成一个千古之谜。

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