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是好人还是坏人(少帅中的郭松龄是正面还是反面人物)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15日17时22分17秒 549 0

郭松龄反奉,是中国近代颇为重要的一次历史事件,是奉系军阀内部矛盾的公开化与总爆发。

在这场斗争中,原为奉军翘楚的郭松龄,联合冯玉祥、李景林,通电劝谏张作霖下野,同时准备引兵攻击杨宇霆,并枪杀了途径滦州调和的姜登选。

战争初期,郭松龄部捷报频传,打得张作霖手忙脚乱,几乎绝望。

而关键时刻,盟友冯玉祥却率军攻打摇摆不定的李景林,致使李景林倒向张作霖,转而夹击郭松龄,加之日本方面的公然干涉,三面受敌的郭松龄由胜转败,与夫人一并殉难。

郭松龄是好人还是坏人(少帅中的郭松龄是正面还是反面人物)-第1张图片

图:郭松龄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郭松龄的评价充满了争议。有人称郭鬼子是犯上作乱的小人,也有人说郭将军是忠贞报国的义士。

由于这场战争的性质颇为复杂,牵涉的各种势力也很纷乱,使得客观评价郭松龄反奉一事相当困难。在此,我们不妨尝试还原一下这场“恩怨”下的是非曲直。

在“郭奉之战”中,挑起战事和占据主动的是郭松龄,他原是张作霖麾下的五虎将之一,极具军事才能,颇有军功。郭松龄,字茂辰,辽宁沈阳人,1882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私塾先生家庭。

1906年,郭松龄考入陆军速成学堂,后就读于北京陆军大学。

郭松龄早年间曾加入同盟会,在追随朱庆澜时还参加过保路运动,辛亥革命期间还返回奉天组织武装斗争,以响应革命。郭松龄是一个对革命抱有热情的青年,他在谒见孙中山时曾表示:

“军人若为军阀利用,造成特殊势力,实为共和之障,故其自身亦需革命。”——引自张魁堂:《张学良传》

早期的郭松龄并不得志,但却怀有抱负。后来,他决定返回东北,投身奉军。在与一群革命青年交谈中,郭松龄表露了自己的心机:

“余拟回奉,投身奉天军阀巢窟,谋夺兵权,潜蓄势力,以图根本改造。”——引自《辽宁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当时“护法运动”失败,郭松龄无法在广州安身,投奔张作霖自然有谋求生路的成分,但在他内心深处,还潜藏着“谋兵权”“蓄势力”以“图根本改造”的宏愿。而这可能成为了郭松龄日后反张作霖的重要原因之一。

郭松龄是好人还是坏人(少帅中的郭松龄是正面还是反面人物)-第2张图片

图:影视剧中的郭松龄

毫无疑问,张作霖、张学良父子对郭松龄是有恩的。在郭松龄投奉军时一贫如洗,是张氏父子给了他升迁的机会。

郭松龄最初任东三省陆军讲武堂战术教官,与张学良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后来,在张学良的屡次力荐下,张作霖对郭松龄委以重任。

郭松龄的表现也着实没有给张学良丢脸。在第一次直奉战争时,奉系惨败,唯有张学良、郭松龄所率的东路第二梯队取得了战绩,曾同数倍之敌血战,粉碎了吴佩孚经山海关进军关东的计划。

而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尽管郭松龄恃才傲物,一意孤行,但也在九门口取得大胜。因此,郭松龄不久被委任为京榆驻军司令部副司令,而正司令则是张学良。

郭松龄是好人还是坏人(少帅中的郭松龄是正面还是反面人物)-第3张图片

图:张学良

然而,接下来张作霖的“论功行赏”,却使得郭松龄大失所望。当时,杨宇霆任江苏督办,姜登选任安徽督办,都成为了封疆大吏,可郭松龄却一无所获。

这次“分赃”,标志着奉系内部以杨宇霆、姜登选为核心的士官派占据了上风,甚至连大学派的李景林也捞到了不少,这让郭松龄很不平衡。

派系斗争与仕途不顺,使得郭松龄对张作霖的不满情绪日盛。

与此同时,张学良对郭松龄过分倚重,几乎将所辖军队大权尽归郭松龄,这又使得郭松龄实现了当初投奉时“谋夺兵权,潜蓄势力”的设想,也有了可与张作霖抗衡的资本。

而就在此时,又发生了一件插曲:郭松龄夫妇于1925年十月赴日本观摩陆军演习,而张作霖则秘密派出特使,同日方签订密约,以承认“二十一条”为代价,获得日方军火,用于攻打国民军。

在日方看来,郭松龄为奉系宠将,故而日本方面以为郭松龄知晓内情,无意间泄露了秘密。

郭松龄是好人还是坏人(少帅中的郭松龄是正面还是反面人物)-第4张图片

图:张作霖

在得知张作霖与日方的秘密谈判后,郭松龄大为恼怒。作为奉系将领的郭松龄,当即将此事告知国民军代表韩复渠,并强调:

“国家危殆到今天这个地步,张作霖还不惜为个人出卖国家。他这种做法,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苟同的。

我是国家的军人,不是某一个私人的走狗,他若真打国民军,我就打他!”——吴锡祺:《冯玉祥、郭松龄联合反对张作霖的经过》

郭松龄的态度非常明显,他以国家的军人自居,并强调不是某一个私人的走狗。显然,此时的郭松龄已将个人恩怨与民族大义分得十分清楚。

同时允诺,如果张作霖进攻国民军,那么他就反戈攻打张作霖。当然,这一番话自然也有一番政治意义:郭松龄想韩复渠透露了张作霖的野心,同时也在为自己找后援。

归国之后,郭松龄又同冯玉祥暗中联系,同时拉拢李景林共同联合起兵反奉,并签署了秘密合约。

条约签署以后,郭松龄于1925年11月22日在滦州通电劝张作霖下野,同时通电攻击杨宇霆,率军回奉,并扣押枪杀了姜登选。就这样,郭松龄与张作霖之间彻底决裂。

郭松龄是好人还是坏人(少帅中的郭松龄是正面还是反面人物)-第5张图片

图:姜登选

在战争初期,郭松龄进军迅速,于12月5日攻克锦州,准备向奉天进军,直扑张作霖的大本营。

然而,关键时刻冯玉祥再次倒戈,他不但没有采取行动援助郭松龄,反而向李景林进攻,使原本就摇摆不定的李景林倒向张作霖,也向郭松龄发动进攻。

如此一来,郭松龄部多面受敌,再加上日军的公开干涉,由胜转败。据奉军方面电文显示,12月24日郭松龄败局已定,并试图向日本领事馆寻求政治庇护:

“本日我军【按:指奉军】正面及右翼两军向叛军包围,新民陷落在即。郭逆【按:指郭松龄

】及其旅长等均避入新民日领馆,商由日领馆转请免其罪谴。该逆所部现正从事收容,结束在即。”——转引自高群:《张作霖捕杀郭松龄的六封电报》

不过,日本领事馆却并未收容和帮助郭松龄。就在当日晚上,藏于唐家窝棚民地窖内的郭松龄夫妇被捕,并随即枪决。至此,郭松龄反对张作霖之役彻底告终。

郭松龄是好人还是坏人(少帅中的郭松龄是正面还是反面人物)-第6张图片

图:郭松龄夫妇暴尸

纵观这一事件,郭松龄之所以反对张作霖,是由多重原因共同促成的。

首先,张作霖在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论功行赏时打压郭松龄,使得原本便十分尖锐的派系之争进一步激化;

其次,郭松龄原本就有夺权蓄势的野心,更看不惯张作霖与日方的密谋,使之更加坚定了自己反张的意图;

再次,张学良对郭松龄过分倚重,使之军权旁落,让郭松龄有了反对张作霖的资本;

最后,冯玉祥、李景林的加入,让郭松龄错以为有了坚实的后盾,更加有恃无恐。

从个人恩怨来讲,郭松龄之举无疑是有“以下犯上”和“恩将仇报”之嫌。

但正如郭松龄自己所讲,他始终将自己视为国家的军人,而不是某一个人的走狗。

因此,随着郭松龄对张作霖的不满,原本的上下级关系,以至于在张作霖眼中的主仆关系,自然是很不牢靠的。

总之,郭松龄既贴有军阀的标签,同时还有向往革命的志向,这使得他走上了不惜赌上身家性命来反张作霖的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