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30日(2020年3月30日至今多少天)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2月11日14时34分41秒 199 0

2017年3月30日(距离2017年3月30日还有多少天)Beiqing.com 2021-05-19 21:22:57

为了获得买房资格和原来的“假离婚”和朋友老婆的“假结婚”,这是什么操作?!

对于购买资格

娶了一个朋友的妻子

2016年10月,黄某想在上海买房,但无法满足资格条件。即使他有钱,他也买不起房子。在与朋友聊天中,黄某得知妻子王某已连续缴纳5年社保,有资格买房。

2020年3月30日(2020年3月30日至今多少天)-第1张图片

黄某和朋友商量,让朋友和妻子王某“假离婚”,自己和王某“假结婚”,这样就可以获得买房资格,达到买房的目的。

“忠厚”的答应了黄的请求,于是黄与妻子耿离婚,与妻子王离婚。离婚后的第二天,黄和王登记结婚,成为合法夫妻。

(资料图)

买房后

与原配偶复婚。

2017年3月22日,黄某(被害人)与S银行签订《个人住房(商品房)抵押借款合同》,约定黄某向该银行借款981万元在上海购房,并将该房产抵押给该银行作抵押担保。2017年3月30日,房屋过户至黄、王(朋友的妻子)名下,房产归黄、王共同所有。同日,该房屋已抵押,所有权人为S银行,抵押人为黄、王。抵押债务金额为981万元。2017年6月1日,银行将981万元汇入售房人账户。2018年7月11日,黄某与王某签订离婚协议,约定所购房屋归黄某所有,房屋所有抵押权归黄某所有,黄某与王某对离婚协议进行了公证。同日,黄与王登记离婚。2018年7月12日,双方与原配偶耿某、陈某复婚。黄、王与S银行签订的《关于变更个人住房贷款合同及抵押合同(抵押物共有人变更)的协议》确认该房屋抵押人变更为黄。2019年10月,房产变更登记到黄名下。

受害者死后

谁来还贷?

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黄某每月按时归还房屋贷款。然而,2019年12月15日,黄某死亡,此后无人继续为其偿还房屋贷款。

S银行于2020年12月以王为第一被告,向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提起金融借款诉讼。要求王承担剩余的夫妻共同还款借款本息共计895万余元,黄的继承人在继承范围内承担连带还款责任。

被告人王辩称,他与黄是“假结婚”。登记结婚后,他在上海买了房子。虽然他知道黄向S银行贷款,但黄每月都计划贷款。2018年7月,双方离婚时签订了离婚协议,约定房产归黄某所有,按揭贷款全部由黄某归还。离婚协议是经过公证的,所以他们不应该承担房屋贷款的还款责任。

被告耿某接受王某的陈述,称黄某仅以王某名义购买房屋,双方为“假结婚”,故接受王某不应承担还款责任,同意拍卖房屋清偿债务。黄某遗产的其他继承人也书面约定由黄某遗产偿还债务,由法院依法处理。

在法律意义上

没有假结婚

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第一,“假结婚”还需要承担婚内夫妻共同债务。夫妻是假的,婚姻是真的,连带债务承担上身。该房屋贷款发生在黄(被害人)与王(朋友的妻子)结婚期间。根据法律规定,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债权人对夫妻一方以自己名义所负的债务主张权利的,应当作为夫妻共同债务处理。

法语链接,向上滑动阅读。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事后由夫妻一方追认的债务,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而以自己名义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发生的超出家庭日常需要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志的除外。二。经过公证的离婚协议约定,共同债务由一方承担,不能免除另一方的还款责任。没有债权人的同意,即使公证,离婚协议也不能对抗债权人。黄某与王某的离婚协议虽约定争议债务由黄某偿还,但该约定未得到债权人的确认,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王某主张权利。

2020年3月30日(2020年3月30日至今多少天)-第2张图片

法语链接,向上滑动阅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部分的解释》第三十五条规定,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已经处理夫妻财产分割的,债权人仍有权就夫妻共同债务向男女双方主张权利。一方承担清偿夫妻共同债务的责任,主张另一方依据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法律文书承担相应债务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十六条规定,夫妻一方死亡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由未亡配偶一方负责清偿夫妻共同债务。

第三,债权人同意将房屋抵押人变更为黄,并不意味着债权人放弃对王的债权。

抵押关系和债权债务是不同的法律关系。债权人同意变更抵押财产时,抵押人为黄,并不意味着债权人放弃对王的债权。通常银行出具同意变更房屋抵押人的文件,只是为了给变更后的房屋所有人登记。

来自法官的信息

在法律世界里,婚姻的真假是没有评判的,法律尊重每个人对是否建立或解除婚姻的选择。但是,虚构的身份关系可能随之而来的是不可控的风险,比如诈骗、财富空和信用受损。

婚姻没有真假之分。法官提醒你真诚对待每一份社会关系,审慎对待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做到且珍惜。

来源:微信官方账号@上海闵行法院

来源:央视法制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