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台在哪里(建筑炮台是什么)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0月13日20时04分33秒 218 0

修复的弘毅加农炮。本报记者欧阳金泉摄

国庆假期第一天,一对父子在山顶炮台拍照。本报记者欧阳金泉摄

国庆假期,马尾汀江古炮台公园“庆中秋、庆国庆”的大型风景成为游客入园的主要看点。这里的堡垒已经有将近400年的历史了。以炮台为主体,建成了占地1万平方米的汀江炮台公园,免费开放。走在青山绿水环绕的公园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美丽的风景,还可以珍惜历史。

汀江炮台是中国少有的近代海岸炮阵地之一,也是岷江下游保存最完整的炮台。成为研究中国近代海防体系及其演变的活教材。

炮台在哪里(建筑炮台是什么)-第1张图片

发现文件

汀江炮台位于马尾区汀江镇南坂村,又名北岸炮台、南坂炮台。它正面对岷江,背靠群山。北距汀江镇1公里,南距民安村1.5公里。被誉为“省府门户”,成为闽江口现代海防体系的第二道防线。整个炮台由山顶主炮台、山边边防炮台、临江炮台群和山后弹药库组成。和炮台的弹药库相连,炮台和炮台之间有隧道。隧道里有休息室。2013年,汀江炮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文化旅游、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

追溯历史

海防前线几经风雨。

讲述人:马尾区文保中心主任张峥

汀江炮台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清军占领民安后,在象屿建南堡,在南面建北堡。江炮台(北炮台)与南炮台隔河相望,可形成交叉火力封锁江面,成为闽江口的重要防线。

雍正六年(1728年),汀江炮台历经70余年风雨,部分损毁,清廷准许修复。

道光、光绪年间多次重建炮台。道光三十年(1850年),林则徐巡视闽江下游时,见炮台荒废,向清廷讲学,清廷准许重修。光绪六年(1880年),闽浙总督何靖组织重建。

光绪年间,萨镇冰叔萨成玉《南北洋堡图说》描述汀江堡:北岸坐西向东,四面环山,南属民安镇。北面亭头可达连江,地转民安右营,与南岸对峙,有虎栖龙盘之势。

但在光绪十年(1884年)的中法麻江海战中,法国舰队突袭马尾港的福建水师,出境时破坏闽江两岸的炮台,并派水兵登陆包抄,摧毁了汀江炮台。

光绪十二年(1886年),船政大臣裴银森主持修复炮台,新建炮位,安装部分新式克虏伯要塞炮。

抗日战争中,汀江炮台被日军摧毁,不久重建。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汀江炮台一直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1986年,汀江炮台被列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汀江炮台被列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汀江炮台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继承

修古为今用。

炮台在哪里(建筑炮台是什么)-第2张图片

2013年,马尾区政府启动炮台文物修复工作。2014年,它完成了炮台公园的建设,增加了停车场和景观美化。公园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包括3000平方米的炮台区。

2014年,马尾区决定由福建造船文化保护发展有限公司统一管理汀江炮台。“在被我们管理后,这座堡垒经过多次修缮和保护,使其服务于现在。”福建船政文化保护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边防要塞、姜妍要塞隧道出现松散土块、塌方等情况,他们立即进行了修复。去年,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两门弘毅炮,一方面原样复制,另一方面通过除锈喷漆的方式对古炮进行修复保护。现在,展示在公园河边的四门弘毅大炮是复制品,修复后的大炮放在山前的堡垒上。

该负责人表示,由于年代久远,临江炮台四个炮位顶部的混凝土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风化开裂,因此他们用符合文物保护的木柱进行加固。管理层还聘请了勘测人员对炮台的风化程度进行勘测,以便更好地保护整个炮台遗址,使其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基地。

国庆假期第一天,记者走进公园。他首先看到的是临江炮台,四个炮位成一条直线。阵地是用三层黏合的棱堡墙做的,这是用粘米糊加沙子和石灰做成的。它结实耐用,墙上碗大小的印子是当年炮弹袭击留下的。

再往上是边塞堡,也叫山腰堡,是两个相连的黑暗堡垒,属于炮室堡,原本有15个炮台。战争期间,山腰炮台被炸毁,现在只能看到四个炮台。这些炮台也是用混凝土建造的,配备小口径火炮,定向攻击江面和河边附近的目标,以掩护主炮台。

最高的山地炮台是汀江炮台的主炮台,配有外露炮台,炮口朝向岷江,可攻击中远程目标。山店堡的后面和底部有三个营房和一个弹药库,都是混凝土墙。当时民安有500多名水师,全山有50多座营房供官兵休息。后来由于山体崩塌,现在的营房是按照当时的格局复制的。

专家评论

百余年抵抗外侮的见证

马尾文化研究会会长陈悦

江炮台是一座具有数百年历史的海防设施,见证了近代中国军事防御工事的变革与发展。在汀江炮台,你可以看到各种典型的现代炮台建筑形式,如炮楼式和暴露炮台式。是研究中国近代海防制度及其演变的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科研价值。

江堡的突出价值体现在其年代学和考证学上,为研究清代以来我国东南海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成为研究我国近代海防制度及其演变的活教材。

汀江堡是军事设防改造的重要标志。从清顺治建堡到近代,闽江口构筑了几道防御体系。江堡作为清代闽江口的军事要塞,不同于以往的朝代。其显著特点是从修筑堡垒、城堡转变为修筑要塞,从城防转变为海防,从防御来自内陆的游牧民族或内部王朝的叛乱势力转变为防御外来的西方列强。反映了当时要塞防御中火器的发展,也反映了清代中国海防思想和战略的发展。

江炮台也是中国寻求独立近百年的纪念碑。从鸦片战争的闽安线抗击英军,到沈嘉海战的闽安线抗击法国军舰,再到抗日战争的闽江炮台抗击日本侵略者,汀江炮台是百余年来抗击一次又一次外来侵略的见证,是近代中国海防史的缩影。

(全文2364字)

来源:福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