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10日21时58分03秒 208 0

像一面美好的镜子,映照着一颗颗的女儿心。

泸沽湖是四川省盐源县与云南省宁蒗县界湖,为川滇共辖,属长江上游干流金沙江支流雅砻江支流理塘河水系,是云南省海拔最高的湖泊、中国第三大深水湖泊。

周边主要居住着摩梭人、彝族和普米族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奇特的民族风情,使这里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

因为摩梭人的存在,在21世纪的今天,仍保留着母权制家庭形式,被人们称之为“神秘的女儿国”,这是引起中外学者和游人最感神秘最感兴趣的摩梭文化现象之一。

然而,这和我国历史上的那些个女儿国,以及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古国是否有关呢?我们试图找到摩梭文化现象的历史源头。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1张图片

1. 走婚仪式不可或缺的部分:谢狗仪式

摩梭人主要分布在金沙江东部的云南省宁蒗县以及四川盐源、木里等县,人口约四万余人。宁蒗境内摩梭人口15000多人,主要聚居在泸沽湖畔的永宁坝子。

提到他们,人们首先大约都会想到“走婚”,而这主要流行于永宁摩梭人间,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摩梭人在今天都“走婚”的。

“走婚”的摩梭人女性和男性均不结婚,除非是家族需要女性继后或男性劳动力才会娶妻或招婿。

青年女男日间多为集体活动,透过歌唱、舞蹈向心上人表达心意,具有感情基础后,二人均同意,可以进行“走婚”。

“走婚”时,男方只能在入夜后偷偷潜入(摩梭人称为“摩入”)女方“花楼”(即女方房间),与女方同床后,天亮之前离开(“梭出”)。这种走婚只依赖感情,与经济等一切外界条件均无关。

“走婚”后,二人生下的子女由女家抚养,男方不需负担,但父亲和子女都知道彼此的亲子关系。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2张图片

在摩梭人的心中,“走婚”是庄重的、神圣的。不管是男孩或女孩,在13岁以后,大人们都要为他们举行“成人礼”,男孩为穿裤礼,女孩为穿裙礼。

穿裤礼仪式由舅父主持,少年男子手握长矛从正房的屋顶穿越而过,矛相传是摩梭人远古使用的武器之一,长矛头上悬挂一面布旗和一把是舅舅授予甥男的长刀,作为终身携带的武器。

少男换上成年服装后,念祷词,然后少男向客人叩头,并用牛角杯向客人敬酒。

穿裙礼仪式由母亲主持,少女踩在猪膘和粮食口袋上,由母亲为少女穿上成年服饰。成年后的女性要留起发辫。并可佩戴不同的饰物如耳环、戒指、手镯等,亦可拥有自己的花楼。

奇特的是,无论穿裤礼或穿裙礼,都有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即谢狗仪式。

穿裤礼上,少男必拿些食物,如腊肉,到室外叫狗,给狗吃,作为人成年时对狗的感谢;穿裙礼后,少女要呼唤狗进屋,由她给狗喂一团饭和一块猪膘肉,表达对狗的感谢。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3张图片

为什么要谢狗?这是因为摩梭人是纳西人的一样,他们认为狗是从天神处给人带来五谷种子,甚至有传说说是一条黄狗救了摩梭人的始祖(类似汉族神话传说中的女娲)。

一位漂亮美丽的姑娘,这才有了摩梭人世世代代的生息繁衍。

因此,狗在摩梭人的心中有着非常崇高的地位,而摩梭人和狗之间也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他们和北方草原上的一些游牧民族一样,是不吃狗肉的。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4张图片

2. 纳西人是“西人”,摩梭人也是“西人”

要追寻历史上的“女儿国”,最早的当然要算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古国,那是一个母系社会的古老部族。

今天的历史学家给这个神话传说中的古国这样一个大致的地理范围:青海与新疆大部,甘肃全部。而这个神话传说中的古国,应该是由羌人部落组成的,西王母即是羌人部落的首领。

但是,也应该看到羌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并非是一个单一的民族,而是由许许多多的民族组成,甚至,《隋书》记载,人们隋朝还将居住在西北一些山大沟深的未识别民族统称为羌。

和被统称为羌一样,在汉代之前的史籍里,人们把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统称为戎、西戎。戎的发音在西北一些地方与人是一样的,所以,这些人也可以被称为西人。

《史记》和《汉书》称摩梭人牦牛羌或牦牛夷。

古代摩梭为游牧民族,被称为放牦牛的人。相传,战国时期,羌人部首领中有个叫邛的,为避秦国威胁,率领族人南迁,迁到甘肃,川西北、川西南一带,后又迁移至越嶲——今四川西昌东南等地区。

古代牦牛夷或越嶲羌,到了后汉时期,称之为“么些”。“么些”居住在大渡河流域的年代很久,其中有的早已迁徙雅砻江一带。

后来摩梭人南迁至定笮,即今四川盐源、永宁、泸沽湖一带。而“摩梭”、“么些”都是音译的结果。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5张图片

摩梭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第二十三卷《郡国五》在校注定笮(今四川盐源)条里记载:“县在郡西,宾刚缴白摩沙夷有盐坑”。

此后,唐称么些或磨西,宋称么些或摩西,元称摩沙或么些,明称磨西或么西,清称摩娑或摩挲。

在这里,不难发现最初的“西”已在历史的长河里被“转记”成了“些”或“挲”,而通过这个字、通过纳西人,人们又可找到其进一步的含义。

现代学者研究发现,纳西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古城区、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胜县、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盐源县达住等地的纳西人自称“纳西”。

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县永宁、翠依、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的雅砻江流域和泸沽湖畔的纳西人自称为“纳”或“纳日”(或音译为“纳汝”)……

而“纳”一词有“大”、“宏伟”、“浩大”、“黑”、“黑森森”、“黑压压”等意思,“西”、“日”等皆意为“人”。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6张图片

我们分析认为,“纳”既然有“黑”的意思,而在我国古代的文化中西北方也常被以黑色命名,也可能有着一种祖先来源的方位记忆。

同时,摩梭的人“些”或“挲”或有着纳西族的“西”、“日”的意思,即皆意为“人”。这就是说,他们大约都是来自西北方的人,西人。

《后汉书》 西羌传载:古羌人“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或为耗牛种,越篱羌是也”。又说:“耗牛羌在蜀汉,其种别名号皆不可纪知也”。

纳西族的族源,学者界认为源于远古时期居住在中国西北河(黄河)湟(湟河)地带的古羌人,向南迁徙至岷江上游。

又向西南方向迁徙至雅砻江流域,再西迁至金沙江上游东西地带(方国瑜 和志武《纳西族的渊源、迁徙和分布》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1979-01-31)。

这就是说纳西人是“西人”,摩梭人也是“西人”,他们都是在不断迁移中,与当地土著不断融合而形成的。摩梭人虽然目前还是一个未识别民族,但他们一样来源于古羌人应该是无疑的。

这也让这两个民族之间的历史距离更近了一步,同时促使我们将他们与西戎联系在了一起。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7张图片

3. 祖先留下的长歌:《白狼王歌》

白狼国是东汉时期位于四川巴塘境内一个小国,由古代纳西先民建立,其属地包括今雅砻江以西的白玉县(含今日的山岩地界)等地区,与雅砻江东边的牦牛国相邻。

另据《雅江县志》记载,东汉时,境内雅砻江以东地区为牦牛国地,雅砻江以西为白狼国地。

这个牦牛国即是司马迁《史记》和班固《汉书》中所说的“牦牛羌”或“牦牛夷”,也是摩梭先民的故地。

纳西先民与摩梭先民南迁是因为受到秦国的攻击,他们应该是古羌民族之下的两个有着相同经历的部落。

据《后汉书·西南夷列传》,白狼国曾是一个兴盛繁荣的国度,并和中原的大汉王朝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到东汉明帝时,“白狼等百余国,户百三十余万,口六百万以上”。

永平十七年(74年),川西南白狼夷向东汉王朝奉贡、献诗三章,称为《白狼王歌》,共44句176个字,其中有90多个字与现代纳西语相同或相近,说明白狼夷可能是纳西先民。

关于白狼族起源有一种说法:即源于古老的猃狁族(即犬戎)可能性极大。

白狼族以白狼(狗)为民族图腾,猃狁族也自称自己的祖先是二白犬,并且是以白犬为图腾的西北最古老的游牧民族,属于西羌族,是炎黄族先祖的近亲。

早在炎黄时期,猃狁族就是炎黄族的劲敌。在这里,我们找到了纳西人与摩梭人共同的民族图腾——犬,这与他们至今保持的文化传说和习俗是一致的。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8张图片

2012年7月,四川省考古学家甘孜州雅江县郭岗顶遗址的元代寺院窖藏中,发现了大量公元9世纪的白狼族陶俑。这些陶俑栩栩如生,它们多是微笑的,有男性形象也有女性形象,都是杏仁般大眼睛。

但他们的发饰却大不相同:有的保持着原来白狼族的状态,有的类似吐蕃人的发饰。

这让考古学家有了这样的判断:唐朝时期,白狼国被吐蕃国灭掉后,白狼族经历了逐步融入藏民族、吐蕃化的过程。而与白狼国相邻的牦牛国也基本在这一时期消失在了史籍里。

然而,历史往往很有趣,“国”消失了,不等于人不存在了。在白狼国和牦牛国的故地曾经出现一个东女国。《旧唐书》卷197《南蛮西南蛮传》:“东女国,西羌之别种,以西海中复有女国,故称东女焉。

俗以女为王。东与茂州、党项接,东南与雅州接,界隔罗女蛮及白狼夷。其境东西九日行,南北二十日行。在大小八十余城,其王所居名康延川,中有弱水南流,用牛皮为船为渡。”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9张图片

另据《隋书》等记载,东女国“俗轻男子,女贵者咸有侍男”。以女性为国王,女王的丈夫同样为国王,但不掌权,只负责对外战争。

内臣皆为女性,男人不能在朝廷做官,只能在外面服兵役。其王侍女数百人,五日一听政。

女王若死,国中多敛金钱,动至数万,更于王族求令女二人而立之。大者为王,其次为小王。若大王死,即小王嗣立,或姑死而妇继,无有篡夺。

后来,吐蕃强大,统一了青藏高原,东女国成为吐蕃政权的一部分,但其旧部又接受唐朝赐予的丝帛,成为内地与吐蕃进行丝绸贸易的中间商。

所以,《旧唐书》记载说东女国“部落代表刺史等官,然亦潜通吐蕃,故谓之‘两面羌’”。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10张图片

不能说两面羌与白狼羌和牦牛羌是没有关系的,据任乃强先生考证,东女国东与茂州(今四川茂汶一带)交界,东南与雅州(今四川雅安一带)交界。

包括了今四川阿坝茂汶以西,甘孜州的巴塘、理塘(白狼夷故地)以北及整个昌都地区,范围十分广大。

很显然地,今日摩梭人的女性文化习俗,就是从与他们同为羌的东女国传承下来的。另外,在藏语中“木”(mo)在一般指女性,摩梭人的“摩”与“木”也是谐音。

这就是说,历史上的女儿国,至今真正被保留下来的也就只有摩梭人了。

“向他归贡,我们向汉朝归顺, 结果圆满,此决策英明圆满……”白狼王唐菆,慕化归义,就是唱着这歌给东汉进贡的,而其后的东女国也与唐朝保持了极其友好的关系。

《白狼王歌》在这里不仅是纳西先民留下的长歌,也是摩梭先民以及当地其他民族先民共同的心声。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11张图片

4.女儿国的“游移”与摩梭人的文化

在我国的历史上,记载有女儿国的地方至少不下3处,除了前面提到的东女国,还有《西游记》中的女儿国,据说在甘肃的张掖,最初是月氏人的创造。

另有一个女儿国,是嚈哒人(白匈奴)的创造,嚈哒人被一些学者看成是月氏人同类民族。

据《隋书》、《唐书》等籍记载,其俗又兄弟共娶一妻。夫无兄弟者,其妻戴一角帽。若有兄弟者,依其多少之数,更加帽角焉。

嚈哒人是以女性为主宰的母系氏族体系,男性处于从属地位,是地地道道的女儿国。共妻一般分两种情况:

有血缘关系的几个兄弟共娶一妻,一般由长子出面迎娶,然后兄弟共妻;二是朋友共妻。其形式为依次同居,不是联合同居。其中一人为正夫,其余为副夫。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12张图片

然而,这些文化习俗都随着历史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被淘汰了,与草原上的收继婚一样,都是母系氏族体系的产物。

摩梭人的女儿国之所以能保留下来,不要原因在于川西北地区处于高山峡谷之中,生产条件差,土地、物产稀少。

如果实行一夫一妻制,儿子娶妻结婚后要分家,重新建立一个小家庭,以当地的经济能力根本无法承受,生产资料分配不过来。

而且,历史上这一地区和外界的交流几乎被隔绝,不容易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

在这段文字的结尾,我们想要强调的是,文化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是历史的机械传承。在摩梭人被称为“神秘的东方女儿国”的同时,也有许多优良的本质值得去注意与研究。

比如,摩梭人于13岁就视为成年,成年后即有资格“走婚”,但一般在16岁后才开始走婚,不少摩梭女男更推迟至20岁后才首次“走婚”。

云南摩梭人属于哪个民族(关于摩梭族支系的简介)-第13张图片

虽说,摩梭人以“走婚”的方式结合,但他们在内心深处奉行的原则依然是“一妻一夫”,“走婚”的男女分手后,才可以其他人重新进行“走婚”,没有一些人想象中的随便与混乱。

摩梭人认为,家庭全部成员都是同一母系血缘,都应亲切和睦,尊老爱幼、礼让为先,宽怀谦恭。他们道德意识显著,都讲文明礼貌,从小就温柔热情,举止端庄规矩。

女子豪爽而重义,男子多情而内向,社会团结、和睦。因此,这里始终是一片和谐祥和的气氛,没有家庭的冷战与暴力,更没有可怕的情杀,被称作“东方母系文化家园的最后一朵红玫瑰”。

泸沽湖是洁净的,从岁月深处走来的摩梭人保留下来的是女儿国的美好,早就与历史长河里的那些个女儿国已经完全不同,不可同日而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