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割袍断义是什么意思(成语割袍断义讲的是什么故事)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21日13时48分05秒 368 0

割袍断义这个词来自“割席断交”,这个典故也叫“管宁割席”。意思是指朋友因为志向和追求不同,而不相往来、以致绝交。

从这个成语里我们至少知道了“断义”二人中的一个就是管宁,另外一个主人公叫华歆。他们两个人最后的结局如何呢?

管宁割席这个故事来自《世说新语》: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

管宁和华歆还在一起读书的时候,有一天他俩一起在菜园子里锄地,突然看见土里有一块金子。

管宁拿锄头把它扒拉到一边,他当金块跟石头瓦块没有什么区别。

而华歆却把金块捡起来看了看,看完了才扔掉。

他们坐在同一块席子上读书,门外有车马经过,管宁继续读书像没有事发生一样,而华歆丢下书就跑出去看热闹了。

管宁于是把他俩一起坐的席子割开,说:“你不是我的朋友。”

这个故事我们熟知,但是管宁和华歆后来的结局却没有广泛流传。

所以在很多人印象里,这个故事里的华歆完全是一个三心二意“反面角色”,静不下心来的一个人怎么能读好书呢?

成语割袍断义是什么意思(成语割袍断义讲的是什么故事)-第1张图片

其实并不然,管宁和华歆既没有因此真的“断”了义,华歆也没有因为读书三心二意而一事无成。相反,后来华歆的成就要远远高于管宁。

东汉末年,有三位名士合称为“一龙”,意思是他们三个人就组成了一条龙,管宁和华歆在这三人之列,而且龙头是华歆,龙尾是管宁,另外的龙腹是邴原。

华歆其人

在我们印象中,打仗就投降,遇危险就跑路,都是懦夫的形象。这些事华歆都干过,但是他在历史上的名声却好得让人难以置信。

华歆干过最惊天动地的事是给曹丕主持封禅,亲手终结了汉室。

虽然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里看,华歆是一个爱看热闹的人,但实际上他当官了以后一直保持着低调。

正史《魏书》里记载,华歆曾在高唐县衙做官,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上街的时候都恨不得敲锣打鼓净水泼街黄土垫道。

而华歆每次出门都很低调,而且在当时复杂的官场中,他总是保持着客观评价别人,从来不诋毁他人。所以华歆在社会上的名声一直很好。

和他一起在高唐做官的陶丘洪对他很不屑,认为自己比华歆不知道要高出几层楼呢。

当时的冀州刺史王芬不满汉灵帝的残暴,派人来找华歆和陶丘洪一起去“共议大事”。

华歆一下子就猜到了这“大事”肯定是要网罗人才一起去推翻汉灵帝,这在古代是谋反的大罪。

关键的一点是,华歆算准了王芬会失败。于是华歆就劝陶丘洪别去凑热闹。

陶丘洪听了他的话,果然王芬谋反失败自杀。通过这件事,陶丘洪彻底信服华歆了。

成语割袍断义是什么意思(成语割袍断义讲的是什么故事)-第2张图片

且说王芬谋反的时候不仅找过华歆和陶丘洪,他还找过曹操,曹操也婉拒了他,而且还写了一封长信劝说王芬。

经过这件事以后,汉灵帝任命华歆做皇帝侍卫官,就在这期间,华歆看到了汉灵帝的腐败,于是称病辞官。汉灵帝死后他复出辅佐大将军何进。

汉献帝被董卓挟持到长安以后,华歆再次表现出未卜先知的能力,强烈要求调任外地,趁机就逃跑了。

在逃跑的途中还发生了一件事被史书记载了下来。

逃难途中,有一个老人要加入他们的逃难队伍。

华歆开始的时候坚决反对带上这个老人,他觉得带上老人会成为他们的累赘,结果身边的人都说,你这样太不仁义了。最后华歆勉强同意带上老人。

结果逃难的途中这个老人掉进深井,众人一看没办法救出来就准备放弃。

这时候华歆站出来了,他说既然我们已经将老人纳入我们的队伍,就不能见死不救。

最后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老人救了出来。这件事之后,华歆的名声就更大了。

再后来他被汉献帝任命为豫章太守,在豫章他清正廉明,深得百姓信任。

就在这时候,孙策在江东势力坐大,攻下扬州之后直奔豫章而来。

作为豫章的太守,华歆没有跟孙策拼命而是直接开城投降了。

孙策对他非常恭敬,到孙策死后,孙权上位,同样对华歆敬重有加。

但是华歆还是决定回到朝廷。毕竟当时汉朝还在。

成语割袍断义是什么意思(成语割袍断义讲的是什么故事)-第3张图片

他走之前,有上千人来送行,每个人都给他准备里礼物和红包。有人送来红包他就笑纳,但是他都会把这些礼金统统记录好。

临行前,他表现得非常苦恼,大家问他所为何事。

华歆说,我北上中原路途遥远,不知道要经历怎样的磨难,又带着这么多财物,一定会有人惦记,我可能没法活着到达目的地啊。

大家从他的话里听出了意思,纷纷去把自己送的礼金拿了回去。

华歆回到朝廷一路升迁,干到副丞相。曹家建魏国后,华歆改任魏国副宰相。曹操死后,曹丕提拔他为宰相并封安乐乡侯。

在给曹丕主持封禅的时候,华歆全程冷脸,曹丕本来就有点心虚,加上德高望重的华歆这种表现,让他非常不爽。

后来有人对曹丕说,华歆是前朝的官员,这个场合他如果表现得太兴奋,反而会引来憎恶。

这种行为和现在的足球比赛很像,一个转会球员,在攻破前东家球队大门以后一般都不会庆祝进球。现在这也被看成是一种高品质的表现。

明帝曹叡继位以后,一直想让华歆做兵部尚书,但是华歆找各种借口不参加皇帝的宴会活动,希望皇帝放他告老还乡。

曹叡也非常生气,对他说,我刚当皇帝正是需要你这样的老臣的时候,你如果不参加朝会,我就带着文武站着等你到了为止。

华歆只好继续给曹叡工作,这期间打消过几次曹叡要征讨蜀汉的念头。

华歆75岁时去世。

《三国志》作者陈寿对他的评价是:华歆清纯德素。

曹植对他的评价是:清素寡欲,聪敏特达。

成语割袍断义是什么意思(成语割袍断义讲的是什么故事)-第4张图片

但是《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对华歆的评价就大不一样了,所以《三国演义》中华歆是一个趋炎附势、助纣为虐的政客。

管宁其人

管宁最后成为了一个著名的隐士。

汉末天下大乱之时,曾经的同窗好友华歆出世做官,而管宁却与邴原及王烈等人前往辽东避乱。

成语割袍断义是什么意思(成语割袍断义讲的是什么故事)-第5张图片

他到了辽东以后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对四书五经的钻研和传授上,不过问政事。直到魏文帝执政以后,华歆向曹丕多次推荐管宁。

于是曹丕派出专车去接管宁,这样管宁才重新回到中原。

虽然管宁回到了中原,但是经过曹家几代帝王数次征召,他都没有为曹魏做过官。

管宁84岁时去世。

管宁和华歆虽然在一起读过书一起干过农活,但是两个人的一生却截然不同,但是无论是哪一种人生他们都过得很精彩。

人生并不是只有疆场杀敌建功立业才叫精彩,只要充实,都不枉来这世界走过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