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1月15日10时11分21秒 230 0

历史上,没有什么事件是必然发生的。

如果有,那只能是某种趋势或某种问题。但安史之乱是事件,而且是突然爆发的大事件。几乎整个大唐帝国的精英,都没想到这件事会发生。

所以,安史之乱,相当于一场雪崩。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1张图片

山顶上的雪花越堆越厚。恰在此时,一个叫安禄山的人,大喊了一声,然后雪崩爆发。但是,你要说没有安禄山喊那么一嗓子,雪崩也会必然发生,这就是扯淡了。

唐玄宗在公元712年登基,在公元756年被尊为太上皇。整个玄宗朝持续了45年。在这45年间,大唐进入了盛世,但日中则移。在玄宗朝后期,大唐也进入了中期。

历代王朝的中期,总要遭遇财政问题。具体就是开支越来越大、收入不见增长,于是收不抵支。简单说,就两个字:缺钱。

在玄宗朝的后期,不可避免地遇到了缺钱的问题。缺钱,既是问题也是趋势。而且,这个问题将会越来越严重、这个趋势也会越来越加重。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2张图片

为了解决缺钱的问题,玄宗朝主要做了两方面的努力。

一个是以缘边节度使代替府兵制。

以前,大唐是义务兵役制,寓兵于民。老百姓当兵打仗不仅是义务,而且还要自备武器、自备战马。但是,当兵打仗也是有好处的。一个好处是会有策勋和赏赐,国家不仅给你名而且还会给你钱。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另一个好处是打了胜仗能分到战利品。这个激励作用很强,因为打仗等同创业。

但是,中期的问题是均田制瓦解了。寓兵于农而兵农一体,但没有均田的府兵,怎么可能再为国家打仗?同时,战争的惨烈程度也发生了变化。之前,无论是打吐谷浑、打东突厥还是打西域诸国,统统都是短时间、高烈度的扫荡战役。打完仗就分钱,分完钱就回家。后期,主要是跟吐蕃帝国,对外战争成了汉匈大战。烈度还是那个烈度,甚至更烈,但战役变成了战争,成年累月地打。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3张图片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你这么玩,普遍义务兵役制的府兵就没法玩。于是,只能以长征健儿取代府兵。长征健儿是什么?是职业兵。打仗就是职业。既然是职业,国家就要开工资。所以,最后还是一个钱的问题。而大唐早就遭遇财政问题了。这个工资就开不出来。那怎么办?节度使就出现了。国家不管了,你们节度使自己带兵、自己养兵。

天宝年间,大唐的十个缘边节度使,可不是十个战区或十个军区,而是十个“军事王国”。特别是,安禄山这个范阳节度使,范阳军雄冠八镇之首(主要指北方的八个),清河粮仓号天下北库。兵制问题到财政问题,然后就成了政治问题。但政治问题还要更严重。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4张图片

一个是以聚敛集团取代贤相集团。

大唐的财政设计,从开国之初,就是先天畸形。政府收税、百姓交税,然后政府拿着税收养官、养兵,提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这是正途。但大唐的这个正途就没法走。简单说,就是百姓交不了多少税,而这些税养不了官、也养不了兵,更维持不了国家行政。

原因之一是大唐的革命不彻底。李唐代隋、统一天下,也就用了八年时间。所以,大唐是妥协的产物。关陇贵族和山东豪族,大唐都得罪不起。所以,你这个税就没法像隋朝那么收。(PS:隋朝是不允许偷税和逃税的,这是历代王朝都做不到的)

原因之二是李渊和李世民这两个皇帝,捣糨糊了。既然税收不上来,那就不给钱给政策。养兵的问题,好解决,府兵制就行了,让士兵自己养活自己。养官的问题,给你一块土地叫职分田,官员当地主、收租子,自己养活自己。办公经费的问题,又给地又给钱,地用来收田租、钱用来放贷。这就是大唐的财政逻辑。后期搞节度使,就是按照这个逻辑玩出来的,不给钱但我给政策啊,给你一个州够不够,不够就给两个。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5张图片

所以,唐朝财政的问题就非常大。那怎么解决呢?两伙人就掐了起来,一伙人是文学士大夫,即贤相集团,主张节流,没钱就省着点花;一伙人是各种职业搞钱的官员,即赋敛集团,主张开源,没钱就去找钱。

这两伙人到底谁能获胜呢?既取决于谁能解决问题,又取决于皇帝想让谁嬴,但主要是后者。钱多不扎手。所以,取胜的肯定是聚敛集团。但,聚敛集团搞钱可以,搞斗争也可以。于是,大唐的政风就开始败坏了。

王朝初立,百废待兴。这就相当于刚刚经历了一场经济危机。经济被打到谷底。所以,这时候你怎么玩,经济都会好转。政府呢?政府是真没钱,所以想折腾也折腾不起来。而经济好转,政府财政也会好转,然后政府和百姓一起攒钱。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6张图片

王朝盛世,百业俱兴。经济从谷底往上走,政府还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所以,进入盛世是大概率事件。但到了盛世之后,就遭遇问题了。汉武帝主动出击,非要弄死匈奴。而唐朝呢?唐朝就没闲着,一直在开疆拓土。所以,盛世大唐一定会遭遇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最彪悍的时候,大唐都设置波斯都护府了。你就说要花多少钱吧?所以,盛世就是一个开支很大、收入也很大,但两相抵消而勉强维持的时期。

一旦王朝进入中期,就一定会遭遇问题,即收不抵支。这就是大雪压青松但青松真心挺不直了。这是问题,但也是趋势。所以,大唐在开元盛世之后一定会日中则移。不仅大唐如此,历代王朝都是如此。

但安史之乱就一定要发生吗?肯定要有触发机制。这个触发机制就是雪山山顶上那些个最容易松动的雪。没有震动,它们好好呆着,甚至会从松动变得坚实。发展和时间都能解决问题。然而,但凡有人在山间喊了一嗓子,那这些雪就要滚落下来,而且还要带着整座雪山一起崩塌。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7张图片

当时,最容易松动的那几片雪是什么呢?

公元746年到748年,李林甫搞了一场大清洗运动。李林甫这个人是忠是奸,都是道德评价。换一种说法就是价值判断,这个不好评。

现在有很多文章,在给既有定论的暴君奸臣洗地翻案。原因是道德评价的标准变了。在古代,是暴君还是明君、是忠臣还是奸臣,评价标准就是儒家意识形态。在现代,评价标准就花样百出了,理性主义的、功利主义的、浪漫主义的,等等。到底怎么评价,你喜欢就好,各种武器都给你准备好了。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8张图片

从结果溯因地看,李林甫最大的问题是把政治斗争给白热化了。以前权场落败,那就离开庙堂而处江湖之远,做个节度使也不错。以后权场落败,那就真得死无葬身之地了。这个开端就是从李林甫开始的,具体就是公元746年到748年,李林甫对太子一党疯狂屠戮。

李林甫死后,继任者杨国忠,也是标准的聚敛集团。这类人,为皇帝搞钱没问题。杨国忠是相当能干的。但是,指望他们引领帝国政风,搞精神文明建设,就不可能了。杨国忠跟李林甫一个德性,跟太子死磕到底,向玄宗皇帝表忠心。

为啥两个宰相都要死磕太子,太子得罪谁了?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9张图片

跟太子没关系,跟玄宗也没关系,问题就是老皇帝和状太子的关系结构。这个结构天然就不稳定,也没法稳定。宰相都是玄宗任命的,玄宗任命的宰相只能一边倒地跟着玄宗,那就只能干太子。

但是,干太子还是宫廷斗争。大不了再来一场宫廷流血或长安大清洗。朝堂够不够大,够大了;朝堂不够,整个长安够不够,那也太大了。汉武帝与太子刘据兵戎相见,也就在长安城里面折腾。

但是,杨国忠却非要折腾安禄山。李林甫在,安禄山这个大老粗就只有猥琐发育的份儿。大唐宗室、皇帝信任,再加为相十余年,李林甫这个威望就能压死安禄山。但是,杨国忠就不行了。安禄山死活也瞧不上他。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10张图片

这个世界是讲理的,但这个世界的人肯定是不讲理的。

如果讲理,那就应该是从思维到观点的流程。大家低头走流程:以立场为出发,以事实为根据,然后提出观点,搞一个务虚会,啥问题就都解决了。而人呢?人一定是从思维到感情,然后再从感情到观点。而事实呢?事实不重要。

两个人下象棋,下着下着怎么就打起来了?我就看着他吃我的马时,露出了一丝阴险的奸笑。行了,至于该不该吃我的马、是不是吃了我的马,都不重要,奸笑最重要。接下来,就只能开打了。

杨国忠和安禄山互看不爽,这可比一声奸笑的仇恨大多了。能力越大绝对不是责任越大,而是能搞得事情越大。一个是大唐第一宰相,一个是大唐第一节度使,你就说这两个人能搞出多大的事情吧?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11张图片

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这家伙也瞧不上安禄山。于是,杨国忠和哥舒翰就搞联盟了。此时,杨国忠遥领剑南节度使。所以,杨哥联盟就是河西、陇右加剑南三个重兵集团的配置。

那安禄山呢?好死不死的唐玄宗又出来捣糨糊了,他把河东节度使也给了安禄山。于是,安禄山这家伙就是范阳、平卢和河东三个重兵集团的配置。

之前说了,大唐的权力斗争已经白热化了。简单说就是胜利者为王侯而落败者死无葬身之地。任何人都没有全身而退的机会。而权力游戏是个什么局面?杨国忠和安禄山,每个人的手里都捏着三个重兵集团。这就是等着出大事的节奏。

雪山上已经堆满了雪。这些雪中,有两片最容易松动,一片叫杨国忠、一片叫安禄山。而催化剂就是大唐的政风,斗争的白热化。白热化的政风,猛烈地吹动着整个大唐帝国的诸方势力。接下来就是: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12张图片

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范阳起兵,一声巨响引发了这个伟大帝国的大雪崩。但是,起兵不到两年,公元757年1月,安禄山就已经病得发昏,然后被自己的儿子和宠臣宰了。按理说,始作俑者都死了,战乱就该结束了。然而并没有。因为雪崩已经爆发,大唐帝国从此摇摇欲坠,末世悲歌伴随余生。

但是,没有安禄山范阳起兵,安史之乱仍会发生吗?或者说,安史之乱就是大唐的必然结果吗?

没这个可能。

多米诺骨牌的确紧密排列了。但没人推倒第一块骨牌,就不会引发连锁反应。没有安禄山范阳起兵,安史之乱就不会发生。

安史之乱是历史必然吗(安史之乱原因,过程,结果及影响 )-第13张图片

而安禄山范阳起兵,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完全可以认为就是杨国忠和安禄山互看不爽。杨国忠认为安禄山是个武夫,安禄山认为杨国忠是个小人。这就是一个你吃了我的马还露出奸笑的问题。

雪山上堆满了雪花。但这都是问题,哪朝那代都会遭遇这个问题。具体到问题本身就是收不抵支的财政问题。所以,王朝肯定要走下坡路。

但这个下坡路一定走得这么爆裂吗?这就不一定了。西汉也遭遇了问题,终结的方式王莽篡位。东汉也遭遇了问题,跌落的方式是黄巾起义。晋朝也遭遇了,出现的局面是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宋朝也有,结局却是女真入侵。明朝和清朝也是各有各的不同。

所以,趋势是一定的,但趋势会怎么演化,却各有各的不同。形成的事件,大概率都是一种偶然。历代王朝都是从序章到高潮、从高潮到落幕。但是,这只是节奏相同。而至于会奏出什么旋律来,却各有各的不同。这只能交给不可测的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