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电影(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2月14日17时00分42秒 487 0

80年代电影(80年代国产电影)

星期五:从电影艺术的角度来看,80年代的国产电影可能都不会被收入《世界电影史》的教材,更不用说进入国际电影节的行列了。但就历史发展和社会形态而言,“80年代国产电影”确实能让现在的人大吃一惊——它在体裁上的先锋性,在意识形态上突破的勇气,在自我反思和多重视角上的胸襟和深度,甚至创作者在作品中释放出的热情,在那个时代都是独一无二的,是当下电影人无法企及的。回顾80年代的国产电影,对于生于80年代的作者来说,可能会觉得那个时代的创作者们正在重温那段革命、动荡、改革的岁月,以及其中的痛、笑、泪和逝去…都是跨时代的共鸣。

一、主题和时代背景

纵观80年代的电影(这里指的是1980年到1990年间拍摄的电影),你会发现一条清晰的主题线贯穿其中,那就是:反思、释放、民主、自由;人性、市场、改革和希望。

根据这些关键词和内容主题,我们可以把这十年拍的电影分为三类,即历史类(如《山下的花环》)、人文类(如《模范丈夫》)、观念类(如《小街》和《戴手铐的乘客》)。

注意,这些电影虽然有不同风格的喜剧、悲剧、悬疑剧,但几乎没有一部是脱离时代背景的,几乎没有一部是脱离那些主题的。可见,时代背景对那十年的电影影响很大,两者联系紧密。

▲电影《小街》海报,1981年

那么,那个时代的背景是什么?

在我看来,一个是二战和文革的阴影,一个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前者是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是电影创作者反思的对象。后者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调,它赋予了创作者反思和空的权利。这两样东西结合在一起,就是创作者当时赖以生存的东西。

有了这个认识,我们来做一个总的总结,就是80年代的电影主要是反思战争和文革的功过是非;释放个人的民主和自由;期待和欢迎改革开放。

可想而知,在这种环境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电影将会充满活力与颠覆。当然,这种颠覆和活力也会在电影中体现出来。

第二,颠覆,深思,理性

说到颠覆性,那些电影至今让人汗颜。让我们,让我们举个例子-

八十年代电影(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第1张图片

★故事中的记者“T省84、85”敢于当面质问法院审判长:

——我可以这样问你吗:在中国,是法律大于党,还是党大于法律?

而审判长可以告诉被告这样一件事:

-别太天真了。你把矛盾对准党组织,人民法院不会支持的。

▲电影《T省84、85年》海报,1986年

★我们来看《牧人》中母子的这段对话:

-妈妈,爸爸怎么会有这么多钱?

-我做了20多年的老右派。

——妈妈,我长大了,想当老左右手,挣大钱。

▲1982年《牧民》电影海报

要知道,这种言论现在看来都是极度恐惧的,更何况出自一个在反右运动中遭受迫害的知识分子家庭。

当然,当时的电影不仅仅是让人物发牢骚。颠覆之后隐藏的是知识分子乃至艺术家意识的觉醒和思想的深化。让我看看-

★在85版的《午夜歌唱》中,一位侍候大小姐的母亲可以对一位来访者说这样的话:

——人在恶的时候,你要好好审视自己的灵魂!

★田芸山传说中,当一个叛逆的年轻人抱怨路况太差跟不上时代时,马车夫用下面的话报复她:

-你是怎么染上这种时髦病的?讽刺、挖苦、嘲讽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表达你的最新观点。这些都很容易,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模范丈夫,一部看似倡导女权、抨击大男子主义的电影,导演却要在大女子主义中设置法官夫人,让双方都反思,以达到左右平衡。

▲《模范丈夫》电影剧照,1981年

正是这些漫不经心的对话和情节设定,透露出一种不受意识形态和社会伦理约束的理性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正是那个时代电影的整体思维方式。

我相信大家都能看到当时电影的焦点取向——是的,颠覆性或者说思想理性,在电影里都有所体现,他们的镜头无疑是针对个体“人”的。

第三,关注人的电影

毫不夸张地说:在中国电影史上,没有一个时代能像80年代那样释放人的内在心理。比如1980年拍摄的★《小街》,里面涉及青年男女的爱情,导演只是简单的让叙述者的意识发展故事。

★85版《午夜歌声》干脆把时代背景和政治环境隐藏起来,留给人物的唯一一件事就是克服爱情的障碍,哪怕是倾家荡产、暗算、殉情;

★到了芙蓉镇,里面的人物干脆说“活着,像动物一样活着”。

可见当时电影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释放有多大!

当然,对人的关注不仅仅体现在内部,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普通人的行为演绎也是非常细致和接地气的。它们是通过共同的文化来表达的,比如像《父子》《两个儿子开店》这样的喜剧片。

▲《二子开店》电影剧照,1987年

注意,那时候小人物的喜剧不是脸书式的,教条式的,也没有太多正负能量的引导和约束。他们当时只是想尽可能还原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就是把这些琐事夸大来逗大家开心。

可以说他们活泼有生命力,也可以说这就是“镜头对准人”的效果。

让我们再举一个生动活泼的人物的例子-

★在《山下的花环》中有这样一个桥段:丈夫去世后,妻子和母亲带着孩子从山东坐火车到云南取骨灰。下了火车,还要坐另一辆公交车走很长一段路,娘俩为了省钱,直接走到目的地。这个导演没有增强渲染,只是给了几个娘俩走山路的镜头,然后不经意的告诉了教官。

▲《山下的花环》电影剧照,1984年

这样的几笔,透露出导演对农村人细致入微的观察。这类细节很多,可见“镜头对准人”是当时的主旨,是彻头彻尾的。

第四,叙事风格的发展及启示。

不得不说,从电影语言和叙事手法来看,80年代(尤其是前五年)的国产电影还处于起步阶段和学习阶段,与发达国家的电影相比还显得粗糙甚至生硬。但就风格和类型的发展和覆盖面来说,那个时期的电影绝对是完整的,百花齐放!

★首先,1980年杨宇导演的《戴着手铐的旅行者》,开创了悬疑惊悚片的先河,甚至具备了“黑色电影”的气质;

★接下来81年的《小街》,意识流的叙述甚至有点像《马里恩巴德的最后一年》的感觉。更不用说导演和编剧在结尾对“开放式结局”和“封闭式结局”的投机设定;

★接下来谢晋的《山下的花环》开创了中国现代战争片的先河。注意,现在已经不是《飞虎队》《小战士张嘎》这样的电影概念了!我觉得它的反题材、反故事叙事,不亚于当代港台的新浪潮电影;

★1984年的《黄土地》和1987年的《老井》,在创作新农村电影的同时,开始了“先锋摄影”的尝试,为一批欧洲电影导演在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有力的示范;

▲电影《老井》剧照,1986年(注:电影《老井》中出现了“农村猎奇”的概念,在我看来,这是中国农村题材能够吸引外国人眼球并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最想不到的是,1986年,一部纯政治片——《T省84、85年》(注:政治片和政治宣传片完全是两码事)。它把党内政治会议、中宣部、法院起诉甚至党员的私生活都暴露在银幕上。而那些民官之争,法治之争,党治之争,更是精彩,都有纸牌屋的味道。

▲《T省84、85年》电影剧照,1986年

此外,这部电影不仅在内容上独树一帜,在叙事形式上也独树一帜。它用两条时间线交错讲述案情,让两组人物分别解读,最后交织在一起,这在当时乃至现在都是前卫的!

★最后说一下1987年的《芙蓉镇》。个人认为这部电影在艺术上达到了那个时代的最高点,几乎涵盖了本文之前提到的所有主题——反思、释放、民主、自由、人文、市场、改革、希望。但当这些主题体现在电影语言的应用上时,就趋于醇厚,影响了下一代电影人甚至知识分子。

▲《芙蓉镇》电影封面,1987年

纵观近十年电影的类型覆盖,虽然遇到了断层,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但绝对为后起之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具有重要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然而,这种坚实的基础是否延续至今,不得而知。

八十年代电影(八十年代的国产电影)-第2张图片

第五,对80年代国产电影的一些思考。

每次看那个时代的电影,除了以上的观点和想法,还有一种莫名的“热情”感染着我。这种“热情”几乎贯穿了那十年的每一部电影,每一个人物,甚至每一个情节。这种热情在目前任何一部国产电影中都找不到,更别说西方电影了。

多少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这种“热情”的根源——那是一个特殊时代的产物?是创作者和审查者开放意识的结果吗?或者只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幻想…两者看似都有道理,但似乎都没有道理。

干脆不想了,也许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可以解释。

但在这种抽象的热情基础上,还有一个更现实的问题需要我们思考,那就是我们应该如何挖掘80年代国产电影的价值,使其在中国电影的发展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