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女孩报考陕西师大研究生遭拒-盲人女孩考研遭拒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3年01月18日15时11分35秒 182 0

大家都知道这个社会上会有一些残疾人士,其中一种就是大家常见的视障人士,也就是眼睛存在残疾,近日有消息报道盲人女孩报考陕西师大研究生遭拒,这让大家很是疑惑为什么这个盲人女孩考研遭拒,难道盲人就没有考研的权利吗,接下来大家就随小编一起了解看看~

 

盲人女孩报考陕西师大研究生遭拒-盲人女孩考研遭拒-第1张图片

 

盲人女孩报考陕西师大研究生遭拒

 

距离2021年考研报名的截止时间只有2天了,陕西盲人女孩吴潇仍不知道自己可以报考哪所院校。1 0月29日,据红星新闻报道,陕师大研招办的一名老师有些直白地告诉吴潇:"不能报考"。

 

今年24岁的吴潇,即将结束她在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应用心理学4年的学习生涯,出于对应用心理学的喜爱,她准备继续学习深造。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这条求学的道路困难重重,如今她面临着入学无门的窘境。

 

盲人女孩考研遭拒

 

1996年出生的吴潇,生于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由于患有先天性青光眼,吴潇从小就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尽管如此,吴潇还是心怀感激,因为这只眼睛让她窥见了这个美丽世界的一角。

 

上天没有垂怜这个孩子,8岁那年,吴潇那只能看见的眼睛也看不见了,她的眼前一片黑暗。彻底失去了视力的吴潇从普通小学转入了西安盲哑学校,并在那里上完了初中。坚信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的吴潇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青岛盲人高中学校,她希望能和其他身体健康的孩子一样,考上心仪的大学。

 

2017年3月,吴潇离开了青岛盲人高中学校,回到了家乡备战高考。

 

由于她就读的高中是一所普通学校,没有盲文试卷,吴潇只能在每天回家后由妈妈读题,她再写出答案,这项工作需要花费大量时间与精力,吴潇常常为此学习到凌晨。语文数学还好,但英语却成了"无解的难题",吴潇只能靠自己,这样的生活持续了很久。2017年6月7日,吴潇走进了高考考场,她是这一年陕西省唯一一名使用盲文试卷的考生。

 

回想起那两天的高考经历,吴潇仍会紧张到手心出汗。这一年,吴潇考出了470分的好成绩,顺利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网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录取。

 

今年9月15日,吴潇准备报考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学,为了能顺利参加考试,吴潇多次致电该校招生办及心理学院进行沟通,然而却被负责人以"没有能力培养"草草打发了回去。之后她又先后给陕师大研招办、院长信箱、纪监等多部门写信,但都未收到回复。直到10月22日,该校心理学院一位负责人短信回复她称,"学院就你提出的申请经过党政联席会议决定:目前学院各专业没有适当你特殊情况的研究方向,不具备条件提供便利。非常抱歉!"

 

盲人女孩报考陕西师大研究生遭拒-盲人女孩考研遭拒-第2张图片

 

陕师大为何会拒绝吴潇?陕师大的行为又有何依据?

 

陕师大的一位工作人员解释称,心理学专业的学习需要观察受试者情绪等一系列动作,有严重视力障碍的吴潇难以完成,如果贸然录取也是对吴潇的不负责。

 

该工作人员还称,根据教学【2003】3号教育部、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相关规定,"任何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800度的,不宜就读心理学专业;第6条规定,一眼失明另一眼矫正到4.8镜片度数大于400度的,不宜就读应用心理学等专业。

 

至于吴潇为何能在本科阶段学习心理学他们并不清楚。

 

视障人士出路在何处

 

有网友曾在互联网上提问"盲人可以做什么工作",被回答最多的答案是"盲人按摩"。

 

据统计,截至2016年,中国有1300万名视障人士,也就是说每100人中就会有1名视障人士。而奇怪的是,这些视障人士似乎都"隐形"了起来。2017年,陕西省共有319196名考生报名了高考,可使用盲文试卷的考生只有吴潇一人。不为别的,因为一名视障人士想要像吴潇那样求学太难了。

 

尽管大家小巷整齐的人行道上必有盲道,但这些盲道往往七拐八拐,不是被车挡住,就是修到了奇怪的地方:电线杆、电话亭……这些矗立在盲道中央的"陷阱"随时做好了伤害那些真正需要盲道的人的准备。

 

尽管视障人士有共同的语言——盲文,但每年出版的盲文书籍并不多,而这些书籍不是数量太少难以从市面购买,就是价格太贵让一般家庭难以承受。而他们出版最多的内容,不是政治学习读物,就是康复保健类读本。

 

迫于经济压力和周围环境影响,这些视障人士大多早早离开学校,能像吴潇这样念完大学的实属不易。他们的出路在哪里?不做按摩不学推拿就不行吗?没人说得清。

 

谈起被陕师大拒收一事,吴潇显得有些沮丧,她说:"小学时有一次助残活动,陕师大的大学生志愿者们带领我们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和教学楼,感觉特别美好,就想着将来能来这读书。"

 

盲人女孩报考陕西师大研究生遭拒-盲人女孩考研遭拒-第3张图片

 

盲道上的盲人去哪了?

 

最近的一件舆论大事件,却让我震惊,让我怀疑起了一些出离愤怒的网友到底上没上过学:

 

在抖音上,视力障碍用户 @盲探-小龙蛋 一条以社区电梯无障碍设施不完善的短视频作品,引来了一大批秉持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抖音用户,他们显示出了不可思议的大局观:认为这个世界就是适者生存,像他这种弱势的小群体没有理由要求一座城市为他们服务。

 

这种戾气,很快由攻击他的诉求无理且昂贵,转化为人身攻击。观众们甚至根据视频最后阶段他的眼球位置转正为依据,说他是“假盲人”。

 

这种“大多数”对视力障碍者的冷漠甚至残酷的言论,揭示了人们与这个群体之间的巨大裂痕。为了网搞清它是如何产生的,我采访了视障人士并研究了一下他们的烦恼。

 

01.盲道上的盲人去哪了?

 

你不必是一位敏锐的社会观察家,也不必天天蹲在街角苦哈哈做田野调查,只需要稍微回想一下过往画面,就能发现一个荒诞的问题,那就是:

 

为什么我在大街的盲道上,从来没看见过盲人呢?

 

可能有人会说,盲人才多少啊,他们本来数量少,自然街上看见的就少了。

 

但从数据来看,你每天都能在十字路口看见的警察叔叔只占全国总人口的0.13%,而网友口中的 “小部分群体”在差不多每80人里就有1个。

 

他们被称作视力障碍者,这个群体在我国高达1731万人,按照视力划分为“低视力”和“盲人”两种,其中盲人占500万人以上,且正以每年40万的数量持续增加。

 

真正阻碍人们看见盲人的并不是人数,而是恶劣的环境——凶险的盲道设计、胡乱码放的共享单车、缺乏无障碍设施的城市基础建设,都大大局限了视力障碍者的活动空间。

 

新华社2015年的一篇报道中提到,记者长期跟踪采访的47位盲人中,每位盲人都至少能罗列10次以上受伤经历。

 

正在中传媒读研的视障人士董丽娜告诉我,每位视觉障碍者在出行时受伤是很常见的,有时是磕破头,有时是摔倒,甚至有时是送命。

 

上面提到的盲道问题,媒体们早已多网次报道,并不是危言耸听;如果不信,下楼沿着盲道走,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很多要命的事。

 

比如给你每天通勤方便的共享单车的瞎码瞎放,就是视觉障碍者出行的绊脚石,倘若你闭着眼走上盲道试一试,就能深刻领会什么是蜀道之难。

 

盲道地砖分为两种,一种是竖条,意为前进;另一种是点状,意为前面有障碍,提示使用者前方上下坡或是需要转弯。

 

但国内不按规范码放的盲道,很明显是在给视力障碍者传达错误信息,极其容易出现危险。

 

不规范的盲道铺设,有时候是让人转向,有时候则是像故意把视障人士往百慕大三角区里引。

 

抖音用户@盲探 - 小龙蛋的一个作品就显示了这种危险性,在走了一段盲道之后,他发现自己被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带进了三个配电箱组成的陷阱之中,还磕了一下头。

 

正因盲道修得实在不太讲究,所以对于中国盲人来说,盲道往往已不再是他们可以安心依靠的设施,甚至有时它还会变成一条夺命之路。因此为了规避危险,董丽娜在独自出行的时候会沿着马路牙子前进,因为这比盲道更安全。

 

因为环境恶劣,不少盲人已经无法独立出行。时代数据2019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只有24%的中国视障人士可以独自出门。也许你会觉得全世界盲人都是这样的境遇,但事实上并不如此:

 

日本神奈川県視覚障害者福祉協会在2019年3月推出了《視覚障害者の外出に関する意識調査報告書》,该报告指出61%的视障人士可以独自外出。

 

这种对比所展现的自然是源自无障碍基础建设上的差距,但追根溯源,从道路规划设计到落地执行,多年以来媒体抨击的盲道问题依旧存在,就是明眼人的思想问题。

 

董丽娜认为盲道乱象是建造者极其缺乏同理心、缺乏相关教育的表现:“盲道是第一步,没有它一切都免谈了。”

 

微信搜索:购易购,关注购易购公众号,即可了解更多相关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