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起源(对联习俗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05月09日12时15分25秒 208 0

对联的起源(对联习俗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

一、对联简介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

过春节贴春联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俗。春联是对联的一个门类,是最早的对联。因为它是以人书春为主题——迎接春天,欢庆春节,祈求吉祥,所以叫春联。过春节时将春联贴在门上,给人一种万象更新、喜气洋洋的感觉。

后来,婚丧嫁娶、生辰祝寿、传统节日,以及抒怀寄意、点缀胜迹,都常张贴对联。这样,对联从内容到形式就更为多样。除春节所贴的对联称春联外,还有祝寿贴的对联叫寿联,婚嫁贴的对联叫喜联,追悼逝者的对联叫挽联,友人互题互赠的对联叫友谊联,各行各业对口适用的对联叫行业联,等等。开业大典少不了一副引人注目的对联,乔迁新居少不了一副喜气洋洋的对联,举办活动少不了一别鼓舞士气的对联。真个是:无事不用对联,无处不有对联,“对联离不开群众,群众离不开对联”。

对中自有古今事,联里不无天地情。

对联以它得天独厚的实用价值和美学价值,广涉人间大舞台,永远散发着诱人的馨香,是中华民族最普及、最广泛、最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文艺之花。它是继诗词曲之后,在明代兴起的一种文学体式。

它言简意赅,形体对称,艺术精美——具有形体美;

它字数相等,词义相对,平仄相间,结构相同——具有语言美;

它紧贴生活,紧跟形势,雅俗共赏,是寄情的轻舟——具有广泛实用价值。

对联是根据我国方块汉字(外国人称之为“东方魔块”)一字多义、一字多音、可拆可合的特点,汲取了古代诗词歌赋对偶、押韵、讲究平仄及各种修辞方法而形成的独特文化品种,是中文的“绝招”,仅为方块汉字所能构成,外国拼音文字是不可能构成对联的。因此,对联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堪称中国一绝、汉语一绝。

二、联海拾珠

例1: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楼。

像一首辞旧迎新曲,迎面扑来的是瑞气,是吉祥,是春意,寄托着吉祥纳福的愿望。它的意境、词句和声律对仗,百诵不厌。

例2: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宛若一副报春图,伴随着我们欢庆“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新春佳节。美的意境、美的内涵,牵动着人们美的情思,又延伸着人们的想象。

例3: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夜年尾,明朝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此联以中秋夜出句,以除夕夜对句,上下联珠联璧合,文采互映从而成为传世佳作,叠字法运用得妙。

例4: 四化蓝图图图美,

九州春色色色新。

叠字联,又名复字联。在一副对联中,让某一个字重复多次。声韵铿锵悦耳,具有音乐的美。

例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读林则徐这副对联,一股凛然之气扑面而来,浩瀚的大海、挺拔的高山,体现出一种雄浑豪壮的崇高美,闪耀着哲理的光芒,含蓄深远。

例6: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自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联中对诸葛亮的用兵之道和治蜀之功用“攻心”和“审势”作了恰当而又确切的概括,并以此启示后人能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见解独到,发人深思,有史学价值。四川成都武侯祠联,作者赵藩。

流沙河对此联的解释是,上联,诸葛亮说:“七擒孟获,我能打攻心战,所以南方的叛乱终于敉(m安抚)平了。我虽然善用兵,但是并非好战。我只攻心而已。”下联,诸葛亮说:“本人治蜀,严刑峻法,那是因为蜀地偏僻,各地多有豪强,不从严,搁不平。后世官员治蜀,先要审势,然后决定从宽还是从严,切勿教条主义。”“反侧”,即造反。

据说毛泽东、江泽民都曾从中撷取精义以警策。

例7: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落第自勉联。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青年时多次赴试不第,为了激励自己刻苦著述,他在压纸的铜条上刻上此联自勉。对联巧妙运用了西楚霸王项羽破釜沉舟、大破秦兵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雪耻这两个历史故事,表达了自己不怕挫折、不怕困难、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坚强决心。

例8:自信人生二百年,

会当水击三千里。

毛泽东1917年《题游咏联》。青年毛泽东把游泳比作《庄子逍遥游》中的“鹏之徙于南溟(海)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旋风)而上者九万里”。鹏的“水击三千里”,是为高飞九万里作准备。毛泽东与同学少年的击水游泳,锻炼体魄,是为中国革命作准备。气概宏大,抱负不凡。

例9: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周恩来南开读书自勉联。“有肝胆人”,指有头脑、有理想抱负的人,讲的是交友处世之道;“无字句处”,即社会实践,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讲的是读书方法。此联将怎样交友、如何学习的道理讲得精辟透彻,富有哲理性。

例10:琴瑟琵琶八大王王王在上,

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

1990年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屈辱的《辛丑条约》。签约前,一个自称汉学通的外国人骄横地出了一副“八大王”上联进一步欺辱我中华民族。面对帝国主义的挑衅,一位中国文人忍无可忍,拍案而起,当场吟出下联。对联气势磅礴,充分发挥了被称为“东方魔块”的汉字结构特点,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大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此联被影片《七七事变》所采用。

例11: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玉帛相将;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

甲午中日之战,清廷兵败,乃派李鸿章为钦差大臣,赴日议和,遂订《马关条约》,赔偿军费,割让台湾。日方主持和议者为首相伊藤博文,通汉学,出上联送李鸿章索对。李鸿章略加思考,当即对答,显示了大国气概。上联第一个将相为名词,第二个相将为动词。下联第一个度量为动词,第二个度量为名词。《马关条约》,丧权辱国,但李鸿章能出此对,亦可见其才思敏捷。

例12:民国万税,

天下太贫。

运用成语的谐音,仅改一字,便揭示了反动派拼命压榨,造成民不聊生的情况。对联的文字技巧、对仗艺术及韵律都使审美主体产生直接而生动的娱乐效果。当时,国统区的广大农村土地庙,到处张贴着“自古未闻粪有税,而今只剩屁无捐”的对联,横批:民国万税。

例13:泽及中华,十亿万人民皆被润;

东升红日,五千年瘴气尽收之。

郭沫若晚年,以无比钦佩之情,欣然作此嵌名联,将毛泽东及其字“润之”巧妙地嵌在一副对联的首尾,不愧是大手笔。

例14:景星有意顽强拼搏移动数学群山摘取明珠光寰宇,

润物无声奋力奉献攀登科技高峰掬捧丹心照汗青。

嵌名挽联。这是悼念一代数学巨星陈景润的一副挽联。人名嵌进对联,展示了陈景润攻克哥德巴赫猜想的功绩和不朽精神。

例15:此木为柴山山出,

因火生烟夕夕多。

拆合字联。此木为柴,山山为出,火因为烟,夕夕为多。此联是清朝才子王尔烈在赶考路上遇打柴老翁时对的。

例16: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这是明代对联大师解缙创作的一副对联。上联的蒲属草本植物,桃与葡萄属木本植物。下联的梅于冬末春初开花,桂花和玫瑰于夏秋时节开花。利用汉字一音多字的特点奇巧成对,既生机盎然,又充满美感。

例17:藕入泥中玉管通地理,

荷出水面朱笔点天文。

此联字字工整,匠心独具。鲜嫩爽口的藕与赏心悦目的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通地理,一通天文,把自然界的生物和学科巧妙编织,给人一种绝妙的意境。

例18:劝君更进一杯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摘句联。上联摘自唐代诗人王维的《渭城曲》,下联摘自李白的《将进酒》。对联可单独拟就,也可摘取诗句,组成一副别有风味的联对。

例19:君子之交淡如,

醉翁之意不在。

歇后联。传为古代某人家贫以水代酒请客,因而出上联自解。有客席上即答,颇见机巧,一时称绝。

例20: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

中国播音机音播国中。

回文联。其明显的特点是,顺读、倒读都合乎逻辑,都读得通。“人过大佛寺,佛寺大过人”,“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都是回文联。

例21:佳人苹果脸,

瑞士葡萄牙。

此联有谐谑之趣,堪称鬼对。上联写女性美,下联写男性美,但却是两个国家的名称。汉字有音有网义,用来译音,便有附义,引人联想到别处去。“桃李争荣日,荷兰比利时”与此相类。

联海浩瀚,珍奇无限。上面我们撷取的21副对联作重点分析和鉴赏,1—4例是春联,5—9例是名人联,10—12例是谐讽联,13—21例包括嵌名联、拆合字联、摘句联、歇后联、回文联,关涉对联技巧,在艺术上有独到之处,可供玩味、观赏。

可以看出,对联的内容无所不包,十分广泛。可以抒情,可以述志,可以写景,可作实用;既可歌颂真善美,又可讽刺假恶丑。它是寄情的轻舟,是世界上最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裁,两行字即为你营造一个美的环境,几秒钟就让你经历一次美的感受,真个是其乐无穷啊!

三、对联的起源和发展

对联是继诗、词曲之后,在明代兴起的一种文学体式。

对联的文字形式是从古典诗歌发展而来,对联的艺术形式是从古代桃符发展而来。

对偶是我国古代文学特有的艺术形式,远在2500多年以前,我国第一部诗总集《诗经采薇》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汉代,《古诗十九首》的“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俨然是一副对联。

晋朝大诗人陶渊明的诗句“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虽无意于形式的雕琢,却也十分工整妥帖。诗歌中好的对偶句就可称是对联。

到了唐朝,随着律诗的大量涌现,引无数诗人竞折腰,对仗这一形式方兴未艾,诗人们醉心于字斟句酌,寄情于锤炼打磨,出现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对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落网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

由此可见,对联是从古典诗歌,特别是从律诗发展、演变而来的,与律诗中的对仗和平仄密切相关。律诗在唐代形成,八句中有两对联语(三四句对,五六句对)就占了一半。

下面谈对联从桃符(门神)发展而来。

对联的起源,大约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战国时期,民间就有户悬“神荼”“郁垒”画像的“桃符”。桃符是古代过年时门旁悬挂的两块桃木板,宽约二三寸,长约七八寸,上面分别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画像,把它悬挂在大门两侧,作为镇邪的门神。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里有一个神话传说,上古时期,东海度朔山上,有一棵大桃树枝繁叶茂,盘曲伸展3000里,树下有一道万鬼出没的鬼门,由神荼、郁垒把守。神荼和郁垒两兄弟还日夜守护着大桃树,为它浇水施肥,整枝除虫,辛勤的劳动换来春天似锦的桃花、夏天累累的果实。那些桃子美味多汁,食之可消灾除病,延年益寿,人称仙桃。住在度朔山野牛岭的野王子贪得无厌,凶残成性,他得知仙桃的妙用后,便率数百鬼怪前来抢夺。神荼、郁垒两兄弟挥桃枝迎敌,说来也怪,那些鬼怪一触桃枝便浑身瘫软,束手就擒。从此,人们认为桃木是仙木有驱鬼避邪的威力。同时,守卫大桃树下万鬼出入鬼门的神荼、郁垒兄弟,也以打鬼英雄著称,他俩见有害人鬼妖便用苇索捆去喂虎,大快人心。世人把这对兄弟奉为“门神”,在过新年的时候,把他兄弟二人的像画在桃木板上,挂在门口两边驱鬼避邪,这就是“桃符”的由来。桃符每年春节更换一次。北宋王安石的《元旦》诗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画神像较难,若干年后,大约为了简化,人们就把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写在桃木板上,意即仍请二神守门,以保平安。

公元964年,后蜀皇帝孟昶过年时独出心裁,令群臣在桃符上题字,谓之“题桃符”。他在位的最后一年(公元964年),投降宋太祖,过年时,为讨好宋太祖,便自己在桃符上题上一联,成为了独立存在的第一副对联: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是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春联。上联中的“余庆”,就是后蜀降宋的第二年(965年)宋太祖派往管理成都的亲信大将余庆,当时任成都知府。下联中的“长春”,则是宋太祖后定的诞辰节名,是称颂宋太祖的生日。

而正式命名为春联,则始于明代。据清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说:“明太祖(朱元璋)始,帝都金陵(南京),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以示其升平盛世。号称“对联天子”的朱元璋一道圣旨,就把“题桃符”变成贴春联,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百姓门户。他还“微行出观,以为笑乐”。发现了一家屠猪户未贴春联,遂命人取纸墨,亲自挥毫提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横批:祖传技艺

对联立意创新,幽默通俗,既是户主网生计的写照,是一副切合行业特点的堂联,又似太祖出生入死创业的万千感慨,寓意深邃。他还御题一联赠文臣陶安:

国朝谋略无双士,

翰苑文章第一家。

由于朱元璋对春联的喜爱和提倡,使我国的春联文化在明代得以“领导时代新潮流”而蔚成风气。流向所及,代代相传,千年不衰,成为中华民族最普及、最广泛、最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样式。

到了清代,几代皇帝大都向慕华夏文化,栖情翰墨,雅好对联,并身体力行倡导推广。涌现出一大批对联大家,几十种对联专著相继问世,对联的发展达到了繁荣和鼎盛。上至皇家宫苑、官邸衙署,下至黎民百姓、三教九流,都乐于张贴对联,以表达各自的意志和希冀。它既可以高悬于大雅之堂,又可张贴于茅屋之中、柴扉之上。

对联发展到今天,愈益昌盛。1982年春节联欢晚会前,开展迎春征联活动,应征稿件多达18万2千余件。1992年,海南影业公司和南昌市广播电视局联合摄制的15集电视连续剧《联林珍奇》,创造性地把传统的对联艺术与影响力最大的现代传媒电视结合起来,引起亿万群众的兴趣,开辟了弘扬民族文化的新天地。

在对联专著的出版方面也取得可喜成绩。

南京的裴国昌先生,从1984年以来,陆续出版了《楹联学概论》《江苏名胜楹联》《三百六十行对联选注》《中国楹联学》《中国楹联大辞典》《中国春联大典》《中国风俗楹联辞典》《中国艺术楹联辞典》《中国名胜楹联大辞典》《中国社交楹联大辞典》系列作品共10部11本巨著,约1200万字,涉及对联家族的方方面面,功劳卓著。仅《中国春联大辞典》就收集楹联近10万副,250万字,为发掘和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做出了贡献。

1995年,梁石、梁栋主编的上下两卷本《中国对联宝典》出版,分为“实用部”“荟萃部”,又细分为六编、四类。既富有实用性,又搜集到极丰富的名联,极有参阅价值。

1998年,由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东方学学者谷向阳主编的《中国对联大典》出版,分三卷25大类,收入联文、辞目12万条,共570万字,全方位介绍了我国对联这一民族艺术形式的发展过程。

对联是个大题目。对联的起源、发展和艺术特色,是一篇大文章,并且已经有了许多著作。它是汉语世界独特的一种文体。关于我国的文化渊源有一种说法——唐诗、宋词、元曲、明小说、清对联。对联在中国文学史上应该占有一定的地位。现存的中国文学史著作中,只字不提对联,实在是一件憾事,也是不公平的。

四、怎样编写对联

对联由律诗演化而来,因而形成了诸多规则,在字数、句法、韵上有一些特殊要求,主要有三个方面:

1.字数相等

即对联不论长短,必须是两个字数相同句子的对列,左右对称,词义相对,结构相同,具有建筑之美。

如最短的一字联。“九一八”事变后,有人作一字挽联:

上联为立着的:死

下联为倒着的:生

意思是宁愿站着死,也不倒着生,誓死不做亡国奴。

1976年,天安门广场上出现一副奇联,上联“?”,下联“!”。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四人帮”怒火填膺而又愤懑无言的斥责和抗议。

又如广安邓小平故居门前挂着的一副长联,出自老作家马识途之手:

扶大厦之将倾,此处地灵生人杰。

解危济困,安邦柱国,万民额首寿巨擘。

挽狂澜于既倒,斯邦天宝蕴物华。

治水秀山,兴工扶农,千载接踵颂广安。

此联盛赞邓小平安邦治国的伟大功绩,字里行间,无不浸透着对伟人的无比信赖之情!“地灵生人杰”“天宝蕴物华”,由“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变化而来,对仗得珠联璧合,文采斐然,堪称佳联妙对。

“天下第一长联”当属清末四川才子钟云舫所撰《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计1612字,上下联各806字。从江津的地理位置,说到蜀中名人,从四川说到全国,从地狱说到天堂,从盘古开天地,说到12万年以后。其中也不乏讥讽时政之语和个人及社会的丰富内容,洋洋洒洒,令人惊叹!

2.对仗工整

对联讲对仗,古代有“修(长)短取均,奇偶相配”的说法,要求上下联中同一位置的词词性一致,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如著名史学家范文澜治学的座右铭:

板凳要坐十年冷,

文章不写一句空。

又如同旁联:上下联相对的每字偏旁均同。

烟锁池塘柳,

炮镇海城楼。

又如复字联:三寸笔,三寸舌,三尺讲台;

十载风,十载雨,十万栋梁。

上下联都是“三、三、四”句式,都是偏正结构,上下联的“三”和“十”各重复三次。

中国语言对仗中包含有虚实阴阳之妙。民间写对联的歌诀:“实对实,虚对虚。平对仄,仄对平。”

古籍韵书《笠翁对韵》中说:“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还有什么“奇对偶,只对双,大海对长江”,“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之类。虽然略显机械、陈旧,仍不失为有一定借鉴参考价值。

3.平仄协调

即一句之中必须平仄相等,上下两句之间要平仄相反。

按古典诗词的韵律要求,对联中的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即上声、去声字),下联的最后一个字须是平声(即阴平、阳平声字)——仄起平落,不宜倒置。比如前面举例谈到的周恩来自勉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句处读书”,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符合“仄起平落”的声律要求,读起来声调和谐,悦耳动听。一般写对联,写好后多读几遍,凡拗口的字统统换掉,使其朗朗上口,流利畅达,也能收到好的效果。学诗,学习写作对联过程中,难免不合平仄要求,破格之事难免,不足为怪。

这还涉及到如何贴对联的问题。贴对联是有规矩的,张贴时以右为序,上联贴于右手一边,下联贴于左手一边。一副对联如何区分上下联?如一联是“鞭催骏马奔富路”,另一联是“岁遇吉羊谱新章”,何为上联?何为下联?按前面讲的平仄协调原则,上面两联的最末一个字分别是“路”(仄声)与“章”(平声),这副对联就应读为:

鞭催骏马奔富路,

岁遇吉羊谱新章。

但是,为着内容的需要,突破格律也是常有的事。比如著名诗人臧客家应征为四川江油县李白纪念馆题联:


酒胆海样大,

诗才天比高。

臧克家说:“李白是诗仙,也是酒仙。人人皆知,意思并不新,但表现手法上却有特殊性,虽然有点破格,我认为格律应服从于内容。”

上面讲的,都是编写对联的一些技巧问题,学习这些技巧,当然是必要的。但是,“一副好的楹联,应该就是动人的诗句,有感情,有思想,有寄托,有情趣”(臧克家语)。这同样要求有生活的观察、体验和积累,一味地只在字面、技巧上下功夫,是决然写不出饶有诗味的楹联来的。

对联的起源(对联习俗是怎样起源和发展的?)-第1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