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二月二,龙抬头”)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0月01日08时47分29秒 242 0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二月二,龙抬头”)

唐力(南宋),醉归春社

今天是3月14日,农历二月初二。

一些标有传统节日的日历在这一天的底部写有“龙抬头”的字样。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作为一个传统节日,它有什么特殊的文化内涵?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奎

图/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钟奎(翻拍)

史记中有龙的传说。

很多人说,龙抬头,不就是龙抬头吗?但龙只是一种传说中的动物。谁见过龙抬头?古人把二月二日定为龙抬头的日子,显然是不真实的。

但我们现在认为可笑的,古人深信不疑。首先,古人相信龙是真实存在的。

据史书《夏本纪》记载,夏朝孔甲为帝时,天上降下一公一母两条龙。孔家养不了它们,就找了一个学过养龙的人来养。这个人的名字叫刘雷。为此,孔甲给了刘特殊的姓氏,称他为“御龙氏”。

但是,这个刘磊其实养不了龙。不久,母龙死了。刘磊把它做成一道菜,献给孔嘉。孔佳不知道是龙肉,吃得津津有味。后来孔家派人去把那两条龙取来,刘雷怕出事,就逃走了。

《史记》在古代被称为“信仰史”,人们相信这个故事是真实的。此外,“龙”字在中国早期的象形文字中已经存在。

《尔雅义》中提到了龙的出现。

其次,古人不仅相信世界上有龙,而且还记下了它的外貌和生活习性。

《说文解字》云:“龙是鳞虫之长。你可以安静而明亮,含蓄而有力,短暂而悠长。春分升至天,秋分落至渊。”罗松元的《尔雅·史燚龙》说:“角如鹿,头如驼,目如兔,颈如蛇,腹如鹳,鳞如鱼,爪如鹰,掌如虎,耳如牛。”

所以古人说“龙抬头”,其原意应该是真的有一种叫“龙”的生物在抬头。那么为什么古代会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呢?

古人认为龙的隐藏和出现是有规律的。深秋和冬天,它躲在水里,春天才露出头。它在春分空后飞向天空。很明显,“二月二,龙抬头”这种说法的依据就是基于龙的这种生活习性。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二月二,龙抬头”)-第1张图片

2月2日也是民间的“春季俱乐部”日。

唐朝以前,农历二月没有节日。在唐德宗,2月初将被定为“和平节”,这意味着庆祝“天地之间的和谐”和“公正”。设立这个节日的目的是劝说农民重视基础,祈求丰收,因为二月是天气由冷转暖,万物复苏,农耕开始的时候。

所以“中和节”的习俗多与农耕有关。如果官员进农书,献种子,是说服农民重视书籍的象征。

由于民间认为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所以宋代以后的二月初二也是民间“春会”的日子。后来民间常把“中和节”与“二月二”、“春会”混为一节,二月初二也叫春耕节、农耕节、青龙节。

和东方黑龙七院的轨迹有关。

因为不相信龙的存在,现代人对“二月二,龙抬头”的理解与古人不同。现代学者认为“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源于古代天文学。

古人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附近的星辰分为四组,即二十八星,称为“四象”。

这“四象”是:东有黑龙,西有白虎,南有朱雀,北有玄武。“龙”字指的是东方黑龙中的七夜。

《苍龙》中七星的七颗星称为焦、康、地、方、辛、卫、吉。这七个夜晚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龙的形象。冬天,黑龙七夜隐藏在北方地平线下。到了仲春,角粟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此时“龙”的身体仍隐藏在地平线以下,但其角宿露在外面,故称“龙抬头”。

二月二龙抬头是什么意思(“二月二,龙抬头”)-第2张图片

这种说法当然有其道理,但如果不是古人的本意就不好说了。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民俗讲究适当理发、熏蒸杀虫等。,很多流传至今的在一些地方被列为“非遗”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