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产地(中国四大紫砂壶产地)

35小吃技术网 推荐阅读 2022年10月05日07时45分02秒 323 0

紫砂壶的起源(中国四大紫砂壶起源)

Qzone微信

宜兴紫砂泥的矿区划分。你明明知道,谁还能忽悠你?

问壶收藏家APP2020-03-26 15:02:54

嗨,锅友们。

紫砂壶成型工艺第一季结束后,再来说说紫砂。

紫砂的知识属于入门门槛很高的冷知识。首先,你从未见过原矿。第二,不会上手。一切靠文字或图片,最多靠成品锅来反转。这期间有混砂,抽砂,老泥,嫩泥,加本山,外山,互配和金属氧化物。门和门道你都懂,别说紫砂初学者,就算是制壶师。

说了这么多,其实还是希望你先把基础泥料搞清楚,掌握产地、分类、炼制、属性等相关知识。

其实紫砂的分类和产地一直在变。

紫砂壶产地(中国四大紫砂壶产地)-第1张图片

如明代《阳羡明胡Xi》中,紫砂泥分为赵庄嫩泥、石黄泥、隶书天青泥、梨皮泥、淡红泥等。

紫砂壶产地(中国四大紫砂壶产地)-第2张图片

据清代《明录》记载,紫泥分为朱泥、紫泥、白泥、黑泥、黄泥等。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一些泥源经过多年的开采,已经被开采出来,另一方面是因为古代人力和技术的限制,只能开采矿山的浅表层,也就是所谓的明挖。

新中国成立后,采用机械化设备,辅以科学的矿产勘探和规划,泥料的种类和质量增加了无数倍。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过去的泥料都是壶师自己命名的。但建国后,成立了国有紫砂一厂和泥坊,对紫砂的分类和命名作出了严格的规定。

以最著名的“四号井”为例。它于1972年开放,1997年关闭。是紫砂矿有史以来挖掘最深的矿井。

4号井有一个很大的发电机机房,主要是在停电的情况下使用,因为开采的时候井底总有水冒出来,需要不断的把水抽出来。如今,4号井已经注满了地下水。

言归正传,新中国以后,紫砂的主要产地有黄龙山、青龙山、赵庄、川埠小煤矿、红卫、白泥山等矿区。在紫泥的分类上,可分为紫泥、红泥、朱泥、青泥、段泥。

其中紫泥储量最多,绿泥最少。段泥非常特殊,颜色丰富,其中紫色泥和绿色泥是共生矿物最多的,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黄色段泥。

我们参考宜兴紫砂矿物资料和宜兴紫砂博物馆原矿做了一个总结,总结如下。

紫泥主要分为底槽青、白麻子紫泥、红棕色紫泥、野山红棕色紫泥、天青泥、绿灰紫泥、黑星紫泥、铁砂紫泥、南山紫泥、皮青、嫩紫泥、紫泥。主要产区分为四号井、五号井、大水潭矿区、宝山矿区、太西矿区、青龙山矿区。4号井和大水潭矿区已经关闭。

红泥分为红泥、红泥、红皮龙、降坡红泥。主要产区有四号井、五号井、太西矿区、宝山矿区、青龙山矿区。

绿泥分为本山绿泥、深绿泥、红麻子绿泥、下坡绿泥、芝麻绿泥、梨皮泥。主要产区有四号井、五号井、太西矿区、宝山矿区、青龙山矿区。

段泥又叫块泥,主要产地分为四号井、五号井、太西矿区、大水潭矿区、宝山矿区、青龙山矿区。

泥料分为朱泥、紫朱泥、鹅黄朱泥、金朱泥、小煤矿朱泥、朱泥和赵庄朱泥。产于四号井、五号井、赵庄、红卫、川埠等小煤矿。

需要注意的是,4号井和5号井整个黄龙山矿区的朱泥浆产量都很少。多产于赵庄、宏伟、川埠。

除此之外,赵庄的嫩泥、南山的白泥、黑泥都属于粘土,而黄龙山的红泥,也就是“大红袍”和梨树的天青泥,早已销声匿迹。过去记载的松花色的浅红泥和斗碧色的浅黄泥,由于缺乏资料,无法考证。

历代书籍记载的紫砂矿区的黄龙山、青龙山、赵庄山、大朝山的名称一直没有改变。团山位于青龙山和黄龙山之间,梨树山位于黄龙山矿区。而民国时期记载的庄超山和尹姝山对应的赵庄山叫庶人山,庶人山现在已经被夷平了。

本期已经介绍了紫砂的来源和分类,下期将介绍紫砂的性质。

谢谢大家转发评论,也可以私信我提问。下一篇再说。